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2017-02-01 19:08:04)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尽管所有文化都存在相似的社会化结果,但是它们在社会化观念方面却千差万别。和社会化有关的文化信念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文化是重视和旨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表达能力,还是高度强调顺从和一致性。这也是经常被描述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差别,即个人主义文化将独立性和自我表达放在首位,而集体主义文化更加重视顺从和一致性(Triandis, 1995)。

过去的二十五年中,有大量的研究是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Killen & Wainryb,2000; Trommsdorff, 1994)。这些研究尤其关注西方主流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比较,例如中国、日本和韩国(Hofstede, 1980 ; Kim & Markus, 1999Triandis, 1995)。学者们研究了多种文化中人们的价值与观念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西方文化中的人更加利己,而东方文化中的人似乎更加有集体主义观念(Kim & Markus, 1999; Triandis, 1995)。学者们还研究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中自我的发展(Markus & Kitiyama, 1991, 2003; Shweder et al., 1998)。集体主义文化促进了相互依赖性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的形成,因此人们高度重视合作、互相支持、保持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为集体做贡献。相反地,个人主义文化提倡独立性自我independent self),因此人们强调独立、个人自由以及个人成就。

然而,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应该牢记几点。首先,大多数文化的观念体系并不是个人主义或者集体主义的“纯粹类型”,而是二者不同程度的结合。尽管西方个人主义与东方集体主义的对比在研究中很明显,但是一些学者也指出,很多西方文化也包含集体主义的元素(例如,Killen & Wainryb, 2000);同样,大多数东方文化中也包含个人主义的元素(Matsumoto, 2002; Spiro, 1993)。在东方文化中,全球化形势带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这种混合日渐复杂(Matsumoto, 2002; Naito & Gielen, 2003)。

第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从总体的角度描述了文化体系的倾向,但是每种文化中都存在个别的差异(Killen & Wainryb, 1998; Spiro, 1993)。在个人主义文化主流的环境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集体主义色彩高于利己主义倾向的人;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主流的环境中,也可能存在一些利己主义倾向高集体主义倾向的人。

第三,个体存在着多样性。很多人的观念都可能不是单纯的个人主义或者集体主义,而是不同情境下所表达两种价值观的组合(Killen & Wainryb, 2000; Smetana, 1993)。例如,一个人在工作或者学校中可能表现得相对具有个人主义,努力追求个人成就和别人的认可;但在家中却相对集体主义倾向,寻求合作,并与家庭成员保持和谐的关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是可能在个体中共存(Killen & Wainryb, 2000)。

在本章以及本书中,讨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时,请牢记这些要点。只要你记住这些限定,那么在描述不同文化信念体系的总体类型和对比时,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概念依然非常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