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验和青少年的发展
(2017-01-25 16:40:43)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智力测验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试验中。关于青春期的问题,最引人注目的是收养研究。
收养研究利用一种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自然实验就是指现实的本源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人员并不干预环境——但是却可以为目光敏锐的观察者提供有趣的科学信息。和大多数家庭不同的是,在领养家庭中的孩子是被与之并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抚养的。这就消除了在第二章中讲到的基因——环境交叉影响的问题,否则就很难确定父母与孩子的相似到底是取决于基因还是环境,因为在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中,父母在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孩子。领养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相似就应该是取决于父母为孩子创造的环境,因为父母与孩子在血缘上并无关系。被领养的孩子与亲生父母的相似之处就应该是取决于基因了,因为孩子所成长的环境并不是其生父母所提供的。
对领养儿童从儿童到青少年进行跟踪调查,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Rose, 1995)。在儿童期的前期与中期,领养儿童的智力与养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其与养父母的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增长了,但其智力受其养父母智力的影响会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可做如下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突变的家庭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会逐渐下降,而基因—环境交影响会逐渐明显——也就是说,与孩子所选择的环境有关(Scarr & McCartney, 1983)。在儿童期的前期与中期,父母对孩子所经历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决定着孩子多长时间用来写作业,看多长时间电视,周末怎样度过,和谁一起玩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些事情都是由他们自己做决定的(Rowe, 1995)。虽然这个时期,父母仍然对青少年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青少年比幼小的儿童有更大的自主性。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多长时间用来写作业,多长时间用来阅读或看电视,决定着和谁做朋友。所有的这些决定都促进着他们智力的发展,这就导致了青少年与其养父母的相似程度不如新领养的儿童。
收养研究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线索就是关注跨种族收养(transracial adoption),尤其是关于被白人父母收养的黑人孩子的研究(Burrow & Finley, 2004)。这是关于智力的种族差异的最激烈争论之一(Fraser, 1995; Gould, 1981)。美国黑人和拉丁美洲人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普遍要比白人低(Anastasi, 1988)。但是,学者对造成这种群体差异的原因各有各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种差异是由智力基因的种族差异造成的(e.g., Herrnstein & Murray, 1995)。而另一些认为,这种差异正反映了一种事实,那就是智力测验所关注的知识来自主流文化,而白人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可能性要更大(e.g., Brody, 1992; Fraser, 1995; Gould, 1981)。跨种族收养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自然实验,它涉及到在受白人统治的主流文化中抚养美国黑人儿童。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总的来说,它们表明白人家庭抚养的黑人儿童的智力和白人儿童一样甚至要高于白人儿童(Weinberg, Scarr, & Waldman, 1992)。他们的智力在青少年时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相对来说仍然很高(Burrow & Finley, 2004)。这就表明白人和美国黑人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是因为基因而是由于文化和社会阶层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