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取向:智力测验
(2017-01-24 20:14:0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截止到目前篇章,我们重点以分组的形式阐述了认知功能,综合描述了在青春期和成人初显期的认知功能的相关知识。另外还有一种通过研究不同人个体差异来研究认知发展。例如不同的个体被分在一个组(例如16岁年龄组)他们有可能在认知能力发面有差别。这就是智力测验的目的,心理测量取向(psychometric approach)就是试着通过智力测验测验不同人的认知能力来研究人的认识水平。
我们将先讨论被广泛使用的智力测验的特点,接着看一些关于青春期的智力测验的研究结果,最后我们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来定义和测量智力。
首个智力测验来自于1905年的一个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比奈的测验很简单,仅有30条,评估了诸如记忆和抽象思维等领域的表现(Gould , 1981)。在这只后,又做了几次修改和扩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些修改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斯坦福大学的路易斯来引导的,因此,这个测试现在被成为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Stanford-Binet)。关于测验的最近的依次修改包括四个领域的内容:语言推理、定量推理、抽象或形象推理以及短期记忆(Bain & Allin , 2005)。它适用于2岁到成年时期的人群。测验的总成绩被称为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它可以用于评估能力包括智力的日常范围以及认知迟缓、精神呆滞和学习障碍的问题等。
智商测验更广泛的用于韦克斯勒量表,包括:适用于6到16岁孩子的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Ⅲ)和16岁以后人群的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Ⅲ)。韦克斯勒测验包括两个分测验:言语分测试(Verbal subtests)和行为分测试(Performance subtests)。韦克斯勒测验的结果是提供了相当于全部智商低一个言语智商和一个行为智商。关于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在随后的研究视角中有更详细的表述。
研究视角表明,智商测验中的相对智力分数(relative performance)是非常稳定的,也就是说童年时期智商高的人在以后的青年时期和成年时期智商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但是,绝对智力分数(absolute performance)从青年时期的中期到成年时期的初期则会有趣的变化(Moffitt et al. , 1993)。表3.3显示了韦克斯勒分测验中16岁到38岁的得分发生怎样的纵向变化(Bayley , 1968)。注意到言语分测验的绝对分数通常在16到38岁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是行为分测验中的绝对分数趋向于在25岁达到顶峰然后呈现下降趋势。
这个模式反映出一个区别,那就是一些学者间存在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的区别(Horn , 1982)。流体智力(Fluild intelligence)涉及到智力能力,也就是对信息的分析、处理以及反应速度,这些是行为分测验所选择的能力(行为分测验奖励反应速度,而言语分测验则没有)。智商测验表明人的智商在成人初显期的时候达到顶峰。相比之下,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涉及到经验基础上的知识的积累和判断能力的发展。类似于通过对信息、理解力和词汇量的测验来评估智力和绝对分数的分测验在20世纪和30世纪呈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