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杂思维

(2017-01-09 09:53:07)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要比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复杂得多。具体运算阶段个体往往关注于事物的某一个角度,通常是显而易见的角度;而形式运算阶段思维者更喜欢多角度、复杂地思考。这种复杂性可体现在对话语的比喻和讽刺的理解上。

比喻: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比儿童时更加敏锐地懂得运用比喻(Sternberg & Nigro, 1980; Winner, 1988)。比喻是复杂的,因为不止一种意思。它们有字面具体的意思,但却不很明显,难以捉摸。诗歌和小说通常蕴含比喻。比如这里艾略特(T.S.Eliot)的诗《献于吾妻》

易怒的朔冬不会将它冷却

暴躁的骄阳不会使它干枯

玫瑰园里的玫瑰啊

你只属于我们

而只将属于我们

    表面上看,这段诗是讲园中玫瑰生长之艰。但它有另一层意思——玫瑰暗指作者对妻子恒久幸福之爱的乐观。一定程度上而言,青少年要比儿童领略到多层面上的意思。(Gibbs, Leggitt & Turner, 2002; Sternberg & Nigro, 1980

讽刺:讽刺也是复杂性沟通的另一个例子。像比喻一样,讽刺也有多种意思。“真有型的裤子呀!”有人这么夸你说。字面上看是夸你有品味呢。但你得看是谁这么说的了,它可能有另外一种相反的意思:“真俗的裤子!穿的跟傻子似的!”青少年会以儿童不能理解的方式领悟和使用讽刺的话,所以这也成了青少年常用语中的一部分(Eder, 1995)。一些媒体比如“疯狂杂志”、“辛普森一家”电视节目秀在青少年中尤为流行,也许是因为他们很喜欢这种刚学会的,能够懂得讽刺意味的能力吧!

一项关于检验从童年中期到青春期的领悟讽刺能力的发展的研究,要求来自各年龄层的被试判断所给故事中特殊话语是否真诚、欺骗或讽刺(比如,“你剪的发型棒极了!”)9岁或更小点的孩子判断这句话是否有讽刺意味很困难,但13岁的要比9岁的领悟的多,当然,大学生也就要比13岁的孩子更懂了Demorest et al., 19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抽象思维
后一篇:元认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