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的新视角——文化与青少年发展(下)
(2016-10-25 09:29:15)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五是优美流畅的文字与多样的学术表达,本书中既有格言与名言警句,也有生动有趣的不同文化中同龄人的生活写真;既有严格的科学研究结果,也有令人捧腹的漫画;既有严谨的统计图表,也有生动贴切的图片;既有贯穿于全书的青少年发展主题,也有穿插其中的文化、历史与研究视角……而这一切,都用鲜活生动的个体生命历程、极具表现力的文字和图文并茂的表述彰显出来,让我们穿越文字与研究的力量了解不同文化中青少年极具文化特征的生命历程,丰富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看到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文化印记。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喜欢力求内容丰富的同时,保证趣味性和可读性,好的教科书总是二者兼备”。
翻译稿发到交到张娴编辑手中时,与阿奈特教授从陌生到相识、相知,成为学术上的同行者,期间交往的点点滴滴又浮现于脑海中。翻译他的专著《长大成人》,理解了成人初显期理论,也走近了这位发展心理学的著名学者——成人初显期理论的奠基人;2007年2月应阿奈特的邀请,赴亚历桑那州立大学参加第三届国际成人初显期学术研讨会并发言,也使我了解到成人初显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阿奈特以帅气俊朗的外形与开放的学术视野,颇具个人魅力的演讲风格感染与影响着参会的代表;2007年4月,《长大成人》一书在中国出版,也使中国读者看到当代美国青少年所经历的成人初显期;2007年9月,阿奈特教授应邀来中国高校访问讲学,先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等学校,这是他第二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早在1986年,大学毕业后的阿奈特就曾到贵州深入山区了解中国的现状,从此开始了青少年的研究。在中国的半个月时间里,他亲身感受到中国的飞速发展与变化,与感受到中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当他看到上海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时,他感慨到:“生活在上海与纽约的青少年是如此的相似,他们乐观而健康、快乐地生活着,而且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美好。”这也使我们在关于初显期成人发展的差异性与相似性方面有了共识。
感谢美国皮尔森公司北京办事处刘晨先生为促成本书快速面世所做的努力!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张娴的倾心付出,这位准妈妈的效率令我尊敬,本书的出版与另一个生命的孕育与成长相伴,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啊!
感谢科学出版社付艳编辑对此书的特别珍爱与力荐,正是她的积极促动,使青少年发展如此快的与读者见面!!
特别感谢我亲爱的导师: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学术路上,有先生的牵引和指点,路走起来感觉踏实。
本书由我与研究生共同完成翻译任务,他们是:刘元元、孙少威、程婧、程嘉、王静、曹薇、石磊、陈俊霞、孟莉、张金健、赵鹏,特别感谢刘元元、孙少威、周文清认真细致的校对!感谢跟随阿奈特教授读博的师妹钟娟的关注与关切!刘元元在全书统稿中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也使这本书更加的完善!
我负责了全书的审校工作,对于如此恢宏的学术著作,总是感觉惴惴不安,也感受到无形的压力,盼望尽心和付出,会令读者满意,我们期待着:你们的支持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