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同心一家段鑫星
同心一家段鑫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11
  • 关注人气: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为模式转换七原则(三)

(2016-09-12 09:19:35)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原则三——在建立期望前,请先想想行为模式

我们用自己的行为模式看待世界。所以,每一个人的期望都受到自己行为模式的影响,而不是其他人的。例如,我们期望别人像我们一样,并且认为他们的需求也和我们的一样。我们认为自己怎样做,别人就会怎样做,他们会和我们有着同样的反应。而且我们认为身边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且满足我们……即使我们没有告诉他们。那么,他们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

案例:贾斯敏(Jasmine)和史蒂夫(Steve)在同一家银行的相邻柜台工作。他们之间的问题是,史蒂夫把他的音乐声调的太大——至少贾斯敏是这么认为的。史蒂夫是典型的支配型行为模式的人,他认为,如果贾斯敏不喜欢他的音乐,她会绕过隔间来告诉他,但是她从来没有说过。事实上,贾斯敏是典型的支持型行为模式的人,对于史蒂夫这种不敬的行为,她已经就此苦恼很久了。“他肯定知道吵到我了”,她想,“但是很明显他并不在意。”

几个星期之后,贾斯敏变得异常恼怒。她向他的丈夫抱怨,她丈夫建议他和史蒂夫谈谈,但是她很不情愿。她抗拒道:“他应该心里十分清楚,并且马上停止放音乐!”又过了一个星期,贾斯敏终于忍无可忍了,她决定给史蒂夫一点提示。她对史蒂夫说到:“你是怎样在这种吵杂音乐声中集中精神工作的呢?”史蒂夫回答:“我喜欢这样的环境。”

这个回答使贾斯敏更加气愤。

贾斯敏和史蒂夫都陷入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当中,看不到别人的想法。史蒂夫认为,如果音乐声吵到贾斯敏,她肯定会告诉他。但是为什么没有呢?对于支配型行为模式的人来说,直接指出问题并不算什么,因为他们并不认为直接沟通是一种冲突,这仅仅是一种请求,它不是争论,而是一种谈话。

对于贾斯敏来说,她的支持型主导的行为模式完全不能理解史蒂夫的行为,因为她永远不会那样做。她不打算与任何人起冲突——尤其是因为音乐。而且,在她看来,她已经跟他说过了,她不希望让他感到任何敌意。

当然,贾斯敏的间接请求并不足以让史蒂夫意识到音乐声音过大的问题。支配型主导的行为模式的人会直接表明他们的需求,并希望其他人也这样。他们不会认为一个直接的声明具有敌意。实际上,他们很欣赏这种直接的行为和语言。

不切实际的期望带来了失望的结果、无效的决定、不断上升的冲突及怨恨。幸运的是,行为模式意识会引导您逐渐建立起切合实际的期望。通过了解您自己的行为模式,识别他人的模式,把期待建立在他人需要的基础上,以使双方当事人都能满足彼此的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