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立你的直觉意识
(2016-07-20 09:30:3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我最近正在给一个政府部门进行神经语言心理学的尝试性阶段培训。其中一位专攻法律的公务员代表跟我聊起了他的工作。他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负责面试求职人员,以及决定他们是否有机会进入第二轮面试。多年的经验已使他训练出了敏锐的直觉,以供自己及时做出判断。刚开始他会直接坦率的询问一些问题,比如,你的家乡在哪里,乘车路线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的回答帮助他统一确定这些求职者在诚实回答问题时的心理走向。当求职者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他会问一些深入性的问题,同时观察这些求职者是否给予同样的回应,或者某些回答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他发现求职者的回应跟先前不一样,那么很可能表明这类求职者没有诚实回答问题,他们也将被列入待录人员名单中。尽管起初对此方法也怀疑过,但是后来他深感这些方法的使用频率在日渐增多。我们的观察模式在生活工作过程中经常占有一席之地,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你会发现更多的迹象。
如果你能够将这些充满力量感的方法全部学会,自身的直觉意识也许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了,你没有必要非要成为一个“谎言观测者”,然而,能够观察到你周围的人或组织的发展动向该是多么有用啊!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公众演讲人物,你需要时刻关注和评估听众的状态。又或者你的目标是建立一段新的人际关系,捕捉到对方对你潜在的真实感是多么地重要啊!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情境,这些方法都是弥足珍贵的。
人们天生就具有一定水平的直觉敏锐度。虽然如此,我们需要懂得的是,怎样才能直观地捕捉到别人非言语沟通的信息。有些人对于捕捉别人弦外之音的话很外行,有时甚至需要你在他头上打一下,提醒他需要注意这些信息,同样,有些人天生对于这方面就很在行。假设当我们有求于人的时候,有时却停止了行动,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捕捉到了别人不愿给予帮助的信息。你捕捉到了什么信息让你停止了接下来的行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那些信息却无动于衷。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从交谈的开始就要时刻关注交流对象的变化,并且适时地对这些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要知道,我们内在的想法都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露出来的,行为几乎完全暴露了我们的心理活动。谨记我们之前提到的一点,55%交流产生的影响是非言语性的。然而,我们也需要懂得怎样去测量这些变化。比如,和你交谈的人突然脸红了,你可能会把它理解为他生气了。当然,这些都是你依靠自身的经验和观点所做的解读。你需要跳出自己的经验,站出来看看问题的原因。假如你对他们说“你还好吗”’?他们也许会回答说是因为太热了,而不是你解读的“生气了”。所以你解读的生气信息是错误的。这也就是直觉描述和知觉测量的重要性所在。两者的区别仅在于,你的主观解读和主观想象哪个更加危险。
辨识非言语沟通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密切关注自己的非言语反应属于哪种类型?有一些改变很容易发现,有一些却不然。如果你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这些改变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这也就是你平常开车时看东西使用的视角。开车过程中,大量的信息时刻充斥着你的大脑。你必须提高警惕,注意你周围正发生着什么,以备在某些情况下加速行驶。感知的敏锐度也具有相同的道理。(旁观者视角的反面是当局者的视角。这主要指的是当你集中精力去做某件事情时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事情如下:皮肤的颜色可以从光亮变得黯淡,反过来也是一样。实际皮肤的亮度也是可以改变的。它可以从有光泽变得没有光泽,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人,你也许可以注意到呼吸的变化。它在我们的体内可以加快也可以放缓,你可以大口呼吸也可以小口呼吸。从人的眼睛中你也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你如果注意到某人瞳孔逐渐放大,那意味着他的眼睛处于散焦状态,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的嘴唇也可以由没有唇线发展到有唇线。当然,这不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列表。你看见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告诉你一些重要的信息。
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Erickson)是一位顶级的感知意识大师。值得乐道的是,一次他接待一位女性咨客,米尔顿·埃里克森从她裸关节处的脉搏跳动比率读出了她心脏跳动频数的下降,对此,这位女性咨客大呼神奇。
|
练习24 提升你的感觉灵敏性 你需要其他人和你一起完成这些练习,祝你们玩得开心。 真的或者假的
l
l
l
l
l
l
l 你在辨识真假回答时,记录下观察到的测试者心理上的变化。 真实的回答:
虚假的回答:
|
非常恭喜你!你是不是很惊奇?你已经能够开展磨练自己感觉灵敏度的工作了!优秀的感觉灵敏度是所有社会阶层之间便捷地开展交流及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我们可以每天花一点时间锻炼感觉敏锐感。比如看电视上的谈话节目。如果你有孩子的话,你可以观察他们对你提出的问题的反应。观察孩子童年时期的心理变化,并校准这些心理变化的真实意义。如果你经常进行这项练习,你的感觉灵敏度将会提高得很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