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节   冥想和沉思

(2016-03-21 09:34:22)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此外,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简单的冥想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你的眼睛,慢慢地吸气、吐气,脑子也随着活动,每天15分钟,就能够创造奇迹。我每天在写作之前都这样做,结果效率明显提高。你可以提高阿尔法脑电波(也叫伽玛波)并放慢呼吸。

正如我们在第七章中所学,最近的研究针对法国著名的佛教高僧马修•理查德(公开承认自己是实验室“豚鼠”)的大脑,他在前往喜马拉雅山之前是一个解剖学专家。他坚持打坐冥想35年,大脑前额部分变得更加发达,其中包括那些控制同情和保持冷静的区域。

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Davidson)发明了很多实验,其中包括在美国的麦迪逊(Madison)实验室里把马修•理查德放在一个巨大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里的实验。他发现这个高僧的大脑和其他没有冥想的僧侣有很大区别。戴维森比较了初学修道者和理查德的大脑以及其他长期冥想的僧侣的大脑,有了惊人的发现。那些冥想时间最长的僧侣的伽马波的水平是最高的。理查德•戴维森还发现:

 “冥想不仅在短期内改变大脑的运作,也很可能产生永久性的变化...其实,那些冥想时间最长的僧侣在大脑里产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有信心去相信精神训练法可以让人产生变化。”

——理查德,《幸福》(Happiness),第192

因此,通过训练使大脑产生变化并带来生理变化都是可能的。认知行为疗法所推广的这种训练方法可能会带来一些相似的变化,让你的思维从关注消极结果到持续关注积极的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