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压抑与爆发
(2016-03-08 09:38:51)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果我们乘坐时光机器回到维多利亚时代,或者二十世纪初,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镇压。很多的情感被压抑,就算是愤怒的表情也被认为是不得体的行为之一。当然,你压抑愤怒的程度也取决于你的社会阶层,年龄,种族和性别。
人们一般认为妇女发怒以及中产阶级或者上流社会表露自己的感情是“不得体”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依然需要压抑我们的愤怒情绪,这些努力能够帮助我们控制或压抑真实的情绪。女性发怒比起男性发怒更加糟糕。妇女发怒或者大打出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然而,很多数据表明,愤怒经常被压抑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人认为癌症与被压抑的愤怒有关。确定的是愤怒感会导致胃和消化系统的问题,偏头痛,并影响睡眠和一般健康状况。因此,仅仅以压抑来处理愤怒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方式。
不掩饰
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时代的“无为而治”昭示着维多利亚时代压抑生活和爱德华时代严苛生活的结束。在五六十年代后期,人们对镇压的反应使得他们真正想要不拘礼节、自由自在地生活。很多新兴的“新时代”运动等都起源于诸如“尖叫疗法”之类的疗法。心理治疗小组也是源于消除情感压抑的需要。
因此,在情绪释放疗法中(getting-it-off-your-chest-peer-type)有很多诸如呼喊、激动地表达感情、猛捶枕头或者尖叫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情绪的释放。但是,现在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些疗法还远远不够,一个有力可行的认知行为疗法应该要结合认知行为和心理。这些治疗往往强调短期效果而非长期改变。
问题是,一旦情感被释放,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这就像感情魔鬼被放出了瓶子。一个好办法就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它注意到感觉的力量,关注它们,觉察它们,但是又不只关注它们。这样既不会压抑也不会放纵。
“紫藤的枝条虽然柔软但很强壮;松树虽然粗壮但很容易被薄雪折断”
——Master Juk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