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愤怒的目的
(2016-03-05 09:38:41)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当然,与恐惧一样,愤怒也有目标指向。它是生命中的一种主要情绪,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作为人类的生存的需要和欲望有关。面对威胁,我们的反应无非是“战斗、逃跑或木僵”,我们的愤怒作为其中一部分也是天生的。它明显是打架的衍生物(在我看来尤其这样)。但我始终认为愤怒和恐惧是相同情感的不同面,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在愤怒中掺杂着很多恐惧,焦虑,甚至悲痛,虽然它是一种与生存有关的情感,但是如果不妥善处理,它会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我们听到社会上越来越多关于愤怒失控的报道,也听到很多令人痛心的事情,比如欺凌、骚扰、抢劫、刺伤、战争和虐待儿童。这些都是日报上残忍的新闻。
但问题是:现在的我们比旧时代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人们更加愤怒吗?现在,我们会更多地用一种肆无忌惮的极端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情绪吗?也许需要更长远考虑一个问题是,我们不断增长的成瘾行为和使用改变心态的物质是否会导致我们爆发对社会愤怒。随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困扰和一些过度刺激,难道我们更加冲动了?甚至在这些困扰交织的时候会变得突然“亢奋”?或者我们只是引发了潜在的愤怒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与愤怒
幸运的是,经证实,认知行为疗法对处理愤怒非常有效。正如我们在本书中所看到的,认知行为疗法让你学着觉察你的消极想法,探寻你的思维误区,进而能够改变你的行为。对于愤怒,能够找到你愤怒的导火索和愤怒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你甚至可以在你的消极想法变成任何行为之前将它们发泄出来。愤怒是比焦虑和恐惧对刺激更加自主的,直观的反应。在你深思熟虑后,停止那些下意识的,破坏性的行为——换句话说,你必须想办法阻止这些行为发生。
“三思而后行。”
——孔子
有一天,我和女儿还有一群朋友去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夜晚回家去乘地铁时,一个喝得烂醉的人在自动扶梯下面开始朝我们大喊:“嘿,这么晚了你们吵什么?”我转过身,很是惊讶。我看着他,马上明白他想打架。“你他妈的。”他口齿不清地说道,“你敢和老子玩儿吗?你个孬种。”他威胁地说道,此时的我已经有些失控,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想要骂回去。但是,当他东倒西歪大步向我走来前的一秒,我忍住了。 我们没有交战,我只是悄悄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帮人,快速地走上自动扶梯。幸运的是,那个男人失去了兴趣,摇摇晃晃地退到了平台上,咕哝着骂自己。我对这样的侵扰感到害怕和愤怒,但是三思而后行,我意识到应对这种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正面冲突。否则情况会更加失控,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处理他人的愤怒
你的愤怒反应 |
||
触发 |
回应 |
|
有人冲你大喊大叫 |
你也冲他大喊大叫或者和他打架 |
|
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下愤怒的反应 |
||
触发 |
认知 |
回应 |
有人冲你大喊大叫 |
你认真思考,然后选择 |
你可以选择对骂或者离开 |
认知行为疗法会就你对愤怒的回应提供不同选择。这里最关键的是在事情发生和你做出回应之间给你思考的空间让你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它能让你在激动的情况下,为自己和他人做出最好的选择。它让你不至于因愤怒而失去理智。
自我测试
你的愤怒诱因: 先停下来想一想是什么引发了你的愤怒:
l
l
我的愤怒诱因: 恼火/发怒的;很恼火/很气愤;生气的;愤怒的;狂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