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克服心理创伤
(2016-02-14 09:15:15)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经常会产生这种心理问题。例如,出车祸,被袭击或被虐待,经历灾难或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恐惧感非常强烈,你会经历痛苦、恐怖或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呈现出来的特征通常是:对你受到威胁或伤害的时刻产生“幻觉”,夜里做噩梦或全身出冷汗,危机感(高度警觉)让你难以忍受,你正处于心理边缘,烦躁、生气、羞愧、厌恶和反应过激。
有的时侯,你对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记忆非常深刻,而在别人看来,那只是某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很难完整地回忆起整个事件,只是给人留下一种模糊的危机感。如果你想根除或者避开这种不适感,你可以通过某些事物支撑自己,例如,酒、药物或者糖。
安娜(Anna)特别害怕暴风雷雨(雨天恐惧症)。这会使她想起伴随儿时记忆的那场灾难,也就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南联盟解体。从那以后,每当对雷鸣闪电的恐惧唤起她的灾难记忆时,她都会躲起来,用被子蒙住自己甚至藏在橱柜里。从其他方面看,她的生活也开始变的“封闭”起来。她开始呆在家里不见朋友。她原本的心理创伤开始逐渐演变成社交恐惧症和广场恐怖症。她丈夫说再也忍受不了她这样,因为两人的生活被恐惧笼罩着,与外界来往越来越少。最终,安娜去看医生,医生向她推荐认知行为疗法。10周以后,安娜能够勇敢面对恐惧。当天空飘来雷雨云时,她可以和丈夫一起呆在客厅。在认知行为疗法的帮助下,安娜逐渐开始让自己暴露于雷鸣闪电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想法中。时间久了,她认识到,儿时生活在灾难环境中的经历已经过去。现在,雷电就是雷电,不是威胁生命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