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理解“健康的”焦虑
(2016-02-07 09:15:15)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我们有必要对生活中的恐惧和焦虑进行一定的分级,否则无法进行之后的步骤。这一章节不是教你如何消除原始的本能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人就好比行尸走肉,或者变得很脆弱、很虚幻。这一章内容要讲述的是,教你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本能情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对焦虑如此害怕,相反,我们可以将它视作人类人格的一部分而欣然接受。同时,如果恐惧和焦虑让你不知所措,学会控制它们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可以使你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格兰厄姆(Graham),33岁 ,是一个老演员,他说,每当登台表演或者上电视节目,他都会情绪紧张,心里发慌。前一天晚上会失眠,而且一醒来就感觉到头疼、恶心、嘴唇发干。他脑中只想着是,自己会不会一上台就定住,然后把台词全部忘光:在他上戏剧学校的时候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表演的前一天,我努力克制自己喝水的冲动,因为我知道那会消耗我的脑细胞”,格兰厄姆大笑着说。“不管怎么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表演家,都需要经历舞台恐惧,现在我终于意识到——所以我会努力克服它来提高演技。”
|
留意你的感觉
你会发现,当你阅读关于焦虑、恐惧、心理创伤等问题的章节时,会产生某种让你极力逃避的感觉。你真正感到害怕,因为书里描述的太准确了,那正是你感觉的真实写照,或者说那会强烈影响你的感觉。
你要记住,恐惧和焦虑是:
l
l
l
l
对“恐惧”自身的畏惧
如果你正经受焦虑,那么,你的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处于极度恐惧中。或许还经常伴随有“极端想法”,描述或思考问题喜欢用这样的词语,比如,糟糕的、吓人的、可怕的、恐怖的。
你能感觉到的这些“思维误区”是“灾难宣扬”、”“黑白思维”或 “心里过滤”中的一种(详见第四章),在这些观点看来,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也能引起世界末日。本书这样说,并不是让你低估事情的严重程度,而是要告诉我们,当你畏惧的事物变成“恐惧”本身,你就很难分清真实的威胁和你所认为的威胁。
洞察力 如果你的恐惧感特别强烈,以至于你想通过某种习惯或强迫行为来避开它的时候,强迫症就会产生。它是人们克服强烈焦虑感的一个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
l
l
l
l
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