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节 了解属于自己的认知行为疗法模式

(2016-01-23 09:15:09)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我们现在将要做的是制作一个关于你自己的计划图:好好地想明白该如何推动你计划的进展。所以等你削尖铅笔、启动电脑、打开电脑程序,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将其分解成微小的几部分

倘若你发现一个诱因,比如上述场景中的其中一个,你的负性思维就像玻璃杯顶层的气泡一样立刻涌上你的心头,让你得以直接接触到负性思维。

开始“思考你的想法”:这对把你的反应分解成微小的几部分是十分有用的,你也会开始看到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比如说,在几年前你曾经发生过一次令人记忆深刻的车祸,所以你害怕开车(甚至仅仅是坐在车里)。别人问你需不需要放一块地垫在车里,这是你的诱因。为了分解你的反应,认知行为疗法模式会让你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你的经历。

1、你的认知(你是怎么想的) 当你想象自己坐在驾驶座上或者坐在乘客席上,甚至站在车轮后面的时候,这个词语就会闪现在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是“我宁愿死也不敢再次坐进车里…”,或者是“当我一想到要坐在驾驶座上,眼前就会不断出现当年车祸的场景…”

2、你的情感(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是恐惧、紧张、担忧、害怕吗?(人们经常用一句话来总结情感—如果你说“我想我是害怕-其实是在描述一种想法,而不是一种感受”)

3、你的行为(你正在做什么) 你曾经有过拒绝开车,而选择步行或者坐公车去各地的行为吗?你拒绝在车上放一个地垫吗?当同伴让你代开车,你有找理由推辞过吗?行为包括肉眼看得见的,显现在外表的任何事-包括你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

4、你的生理反应(你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你感到害怕,一想到开车或者一靠近车,心跳就会加速,手心出汗,手臂发抖,头晕恶心,肌肉酸痛-这是人害怕时都会出现的习惯性反应。甚至在你还没往这方面想的时候,或者当 “黑蝙蝠”思想或感觉闪现在你脑海中你却不能够完全意识到它们的时候,你的身体也会出现上述反应。

 

了解你的诱因

假设一个你认为很难发生在你身上的场景,比如在车里看地图,或者当你害羞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出去,或者其他一些你一害怕就会发生的事情,然后尝试将这些行为与以下几个标题相匹配:

1、你的认知(你是怎么想的)

2、你的情感(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3、你的行为(你正在做什么)

4、你的生理反应(你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身外障碍事小,心中障碍事大。”

—— 爱默生

 

 

自我测试

 

     如何用斯波克式方法解决你的问题

     要想让行为认知疗法对你起作用,你就需要采用斯波克式的角度看待以下方面:

l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遇到的问题,尤其要阐明消极情感、想法和行为是如何影响你生活的。

l  测试一下消极想法或者消极人生观、世界观的有效性。

l  找出你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是怎样使你的困难持续存在的。

l  上述事物是如何使你的困难悬而未决的?针对这一点找出相关理由。

l  为了改变你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而不断做试验,反过来,这也会影响你的感受、行为和想法。

l  定期回顾你的进程并适时作出调整

 

 

因为我们很容易被那些消极假设(它们似乎歪曲了我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的)弄得不知所措,所以一切都进行得科学而系统。通过进行真实情景 “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

我们的消极想法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害怕、紧张,如果用实验法对它们进行测试,我们通常会发现“想什么来什么”是不尽然的。如果你总是朝最坏的方向打算,每天也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一旦你发现生活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和不幸,你就会真正释然了。冒险或接受挑战能够让你得到解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