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最后,要有改变自我的决心
(2015-12-26 09:15:4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如果你发现有一个选项是关于你对诱因事件的反应,并且ABC三个选项对你都有意义,那么你或许会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对你的生活很有帮助。花一点时间来回答下列问题,你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改变的立场。
改变核查表
你会坦诚面对自己的缺点和困难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能保持自律吗?(当你全身心投入某个工作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愿意努力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能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喜欢解决问题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为了发生改变,你会做一些让人感觉奇怪和不舒服的事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认为调节个人情绪是件简单的事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这个测试对你的难易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仔细查看自己的答案。它们能否反映出,你已经准备好坦诚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做出改变(较高分),或者你依然坚持原有的习惯,小心翼翼地向前迈步(较低分)?也许你从来都没有以这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想法,行为和情绪,但实际上,你审视和调整自身的次数越多,改变就会变得越容易。注意最后一个问题——你很喜欢回答这些问题吗?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也包括自问自答。
如果你愿意坦诚面对自己,并勇于正视之前令自己怯步的想法和行为,认知行为疗法是可以帮到你的。它的好处是,一旦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你就很可能取得成功。
自我测试
认知行为疗法立足于科学的方法,你可以从细节部分入手,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这也许是一个非常怪异的想法,因为混乱的感觉和行为总是控制你的生活,或者你是相信“命运”的唯心论者或教徒。亦或是你想成为一个“自由灵魂”,你想恢复自身的“本来面貌”——除非你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根本不在意。认知行为疗法会将你的想法从感觉中解放出来,将你的行为从你的想法中解放出来,这样可以避免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
当你读完本书后,你会学着做一些小的尝试。刚开始,你可能感觉很奇怪,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它们会丰富你的知识和增强你的自我意识。当你发现自己和生活都已发生改变,你就会相信,遵照认知行为疗法是处理问题有效方式。
在认知行为疗法测试中,你会:
l
l
l
l
l
真实性测试
如果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你需要反复了解自身的感受,并且冷静地审视自身的行为。它是一种真实性测试,是一种工具,能够让你了解所发生的事以及所犯下的错误并引导你做出改进。听起来也许有点过于客观,但是,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发现,你学会了用长远视角来审视自己,也学会了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不是固执地遵循旧有模式。
多年以前,我曾经参加一个工作面试,这是我渴望已久的一个公司,并且我自认为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看过职位说明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适合这个岗位,于是我满怀希望地投出了简历。不出所料,我得到了面试的机会,面试的过程也非常顺利,在我离开之后我也认为自己的表现“太好了,绝对没有问题。” 所以想象一下当公司通知你没被录用时的诧异表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哦,天哪,我做错了什么?我的表现肯定很差劲,我彻底失败了。”我处在崩溃的边缘,之后的几天,我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直到一个朋友提醒我,“你干吗不去问问他们,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所以,我鼓起勇气给该公司的人事部打了电话,工作人员非常客观地告诉我,我表现的非常好,确实是个很棒的应聘者,并且非常适合这个工作。不过,空缺职位已被公司内部人员填补上。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心里好受多了。我意识到,盲目地自责有可能彻底摧毁我的自信心。事实上,这个职位是“内定”的信息就是一种“事实性测试”。 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不要只从表面看问题,一旦你了解了事情真相,心情也会发生转变。从那以后,在填写职位申请表之前,我都会先询问该公司的招聘政策——这样可以节省我的时间,我也不会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