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念
(2015-12-08 09:32:27)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吃饭的时候,你是用哪只手拿叉子的呢?你是用左手把食物切成小块,用右手送到嘴里吃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你就是一个美国人;因为欧洲人通常是用左手拿叉;
当你在街上遇到一个朋友,你们会互相拥抱吗?美国人可能不会这么做,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不这么做的话就显得很不礼貌。
你更愿意去帮助一个外国人还是同胞呢?文化背景决定了一个人的归属感。对希腊人而言,同胞包括家庭、朋友和熟悉的观光客,却不包括其他陌生的希腊人;但对于巴黎人和波士顿人来说就不同了,他们更愿意帮助自己的同胞。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自己所拥有文化的真正内涵,却能通过表达思想、感觉以及行为传递我们的文化理念。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即使面对的是简单的“疼痛”,也能引发出许多不同的反应。意大利人对疼痛很敏感,喜欢夸大疼痛的程度;犹太人对疼痛反应也很强烈,但是他们比意大利人更关心疼痛对他们未来健康的影响;盎格鲁-撒克逊的清教徒只有在独处时,对疼痛才表现出强烈的反应;相反,爱尔兰人则喜欢咬紧牙关,默默地承受着疼痛,没有抱怨和诉苦,甚至是在独处的时候,也是这样。
文化观念和习俗是如何让人们渐渐变得害羞的呢?针对这个问题,你也许会给出这样的一个答案,如果你是内政部长,你将会勾画出你想要发展的害羞社会。在你列出的清单中,你可能会提到以下十种促进害羞的方法:
1.强烈的个人主义(自己动手、独立、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2.崇尚自我(自恋、自我中心、自我意识);
3.在激烈竞争的体制内,鼓励个人的成功,视失败为羞耻;
4.确立无止境的成功标准,却没有教人如何面对失败;
5.不鼓励情感表达,分享感觉与焦虑;
6.不为两性间亲密关系提供机会,性表达有严格的禁忌;
7.在严格的社会标准下,对个体有条件地接纳和爱;
8.常常用荣耀的过去与未来的目标作对比,拒绝当下经验;
9.社会处于流动、离婚、经济衰退等不确定因素之中。
10.摧毁普世伦理和集体荣誉感。
试考虑一下,这种产生害羞社会的情况是否已经在你的周围存在了呢?你看到这些价值观念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吗?我相信:在害羞是一种普遍且不受欢迎的社会里,我们将会发现上述价值观念中的一条或数条;在一个害羞不很普遍的社会,我们发现上述价值观念不被认同。如果看看害羞在不同文化的差异,我们可能就会发现产生产生害羞的文化观念的变化。首先,让我们来看导致害羞产生的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