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章  害羞者和朋友、爱人

(2015-08-27 19:56:35)
标签: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有谁能完全了解他的手足?

         有谁去探究过父亲的心路?

         有谁没有心灵枷锁的羁绊?

         有谁可以逃出灵魂的孤独?

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 尖刻的提问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尤其对那些向来害羞的人。众所周知,害羞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感受与结果却因人而异。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所恐惧,有的人害怕飞行、黑暗或其他事物。不过,大部分人总能找到安慰自己的办法。恐高者可以住在农场或地下室;害怕乘飞行的人可以乘坐火车;怕蛇的人可以住在城市;怕黑的人可以亮着灯睡觉。但那些害怕人的人该怎么办?害羞者为了不面对恐惧,不论什么情景下,不论他们多么渴望与人交往,他们总会表现成为情景中的陌生人,主动将自己从人群中孤立出来,并忍受这份内心的煎熬。

有这样一个故事,13世纪西西里岛的一个统治者腓特烈二世相信:人一出生就已经拥有一种古老的语言,无需任何训练,孩子长大后就能自动掌握这种语言。为此,他下令由养母在无声环境中养育一群刚刚出生的婴儿,这群孩子一开口就说那种古老的语言了吗?结果是显而易知的。据史书记载:“由于孩子的生活中没有养母爱抚的拍打、欢快的脸庞亲呢和温情的呢喃,这群孩子都夭折了。”

最终,害羞者把自己从人类的温情中孤立出来。他们一般不具有将熟人变成朋友,将朋友变成爱人的能力,许多人的生活遵循“镀金规则”: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指望也没把握从别人那里得到分享、承诺、责任、义务和快乐的回馈,自己也吝于付出。

在生命旅途中,当一个人突然意识到没有人需要自己的时候,他决不能安享人生。人们对于被忽略、不受重视的真实体验要比想象的偶然碰壁痛苦地多。那么,那些习惯性害羞者是如何在缺少朋友的关心、家庭的温暖和爱人呵护的环境下生活呢?本章将重点探讨害羞者的人际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建立联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