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意识

(2015-08-05 09:07:33)
标签: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对于害羞,最有效原则是保持低姿态。所以,害羞的人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以维持面子。只有在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害羞者才真正的活出自己。在公众面前,害羞者看上去十分镇定,而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却象一条复杂的思想高速公路:这条公路上混乱不堪,到处都堆满了感情碰撞和被压抑的欲望。

害羞者的伪装最明显的体现在极端的自我认知。认识自己、接近自己、洞察自己是许多健康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现代众多心理治疗所要追求的目标。然而,同样是自我分析、评价自己的想法感受,一旦沉溺于其中,就预示着心理紊乱。害羞的人的往往走了这样的极端。

有超过85%自我确认的害羞者认为:他们过分关注自我,这种自我意识有公众和私下两种尺度。[反映在阿诺德·巴斯(Arnold Buss)和其助手的研究中]

公众的自我意识(pubilc self-consciousness)表现在关心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反应:

“他们认为我怎么样?”

“我给他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他们喜欢我吗?”

“我怎么能保证他们会喜欢我?”

如果您属于公众自我意识型,那么您会对以下大多数问题回答说“是”:

·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我关心表现自己的方式。

·我过分注意自己的穿着。

·我经常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担心。

·我离开房间时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我关心其他人对我的想法。

·我知道自己的外表如何。

私下自我意识(privace self-consciousness)是对自身的关注。 它不仅是将注意力转到内在自我,还转移到自我关注的负面层面:

“我不够格。”

“我自卑。”

“我笨。”

“我长的丑。”

“我没有用。”

私下害羞者将自己放在超强分析显微镜下检测自己的缺点。

这一精神分析可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相媲美。不同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目的旨在探究人类的想法和欲望来自何处。我们研究害羞者自我意识的目的是在将其从不合理的行为障碍中解脱出来,并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微小和可怕的刺激。与此相反,害羞者陷入强迫性的自我剖析而不能自拔使其根本就没有能力将其想法付之行动。

如果您属于私下自我意识型,那么您会对以下全部或大多数的问题回答说“是”:

·我总是试着认清我自己。

·总的来说,我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我经常反省自己。

·我经常自我幻想。

·我总是仔细检查自己。

·我总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不断的检查自己的动机。

·我有时会有这种感觉:我在某处看着自己。

·我对心境的变化很警觉。

·当我思考问题时,我知道自己的大脑是如何运转的。

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区别可延伸到害羞这一领域。保罗·皮尔克尼斯(Paul Pikonnis)的研究将害羞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公众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前者总是担心外在表现的不够好,后者总在为内在的心理感觉不好而担忧。

公众害羞型常常因为笨拙的表现和在社交中不能恰当的回答问题而感到焦虑。他们对自己可能的不恰当行为的担心可由公众自我意识量表测验高分数反映出来。对于私下害羞者来说,相比自己的主观不适感和害怕他人发现自己需求的恐惧感,自己想要做的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正如所料,这些人在整体自我意识和私下自我意识方面表现的都更突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困 窘
后一篇:公众害羞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