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尽管许多事件和统计数字令人沮丧,但是我们要知道害羞也有积极的方面。10%到20% 害羞者“喜欢“害羞。因为他们发现了害羞的积极方面。
那些看到害羞积极面的害羞者用“矜持”、“隐忍”、“谦逊”、“谦虚”等词语来形容害羞。当被雕琢修饰之后,害羞被认为“深沉”或“高品位”。大卫.尼文,查尔斯王子,凯瑟琳.赫本,贾桂琳.奥纳西斯都是“我很羞涩”的典范。
英国心理学家在1927年的撰文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害羞的优点:
害羞非常普遍,至少在英国是这样的。我们倾向于接受害羞,认为它是与生俱来的,是年轻人迷人气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当害羞可以持续到人的晚年时,它是一个人优秀的性格的见证。也许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但它似乎成为一种民族特质。
害羞让人谨慎、自省,维护个人隐私,并给予只有孤独才能带来的快乐。害羞的人不会像暴力的或有强制倾向的人那样胁迫或伤害他人。作者Isaac Bashevis Singer雄辩地阐释道:
我认为人不应当试图克服害羞。害羞是隐秘的幸福。害羞的人与有闯劲的人正相反。害羞的人很少会是罪大恶极之人,他们能够保持社会的安宁。
害羞的另一积极面表现在害羞者在挑选友伴时更具选择性。害羞者冷静地观察,小心地行事。害羞之人还会有安全感,因为他们不会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放肆的和自命不凡的。同样,害羞之人很容易规避人际矛盾,在某种情况下还会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
一个特别有趣的且积极的作用就是它可以提供保护让我们隐匿。害羞本身就是一个让害羞者不被注意、不在众人中凸显的面具。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从“应该”和“应当”做某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的行为可以逃开社会规则强加的限制。Mardi Grass和Hallowee是个生动的例子。他们说明了来自面具和服装的隐匿可以所导致巨大的个性变化。
当给我害羞的兄弟戴上面具时,我母亲一开始就知道他会更自由的活动。当然,对其他孩子来说,他只不过是无名之辈。但是其他孩子的观点并不是我兄弟的。在理解害羞这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我们让人们自己给害羞下定义——他们怎么认为就怎么说。现在我们知道害羞非常普遍,通常它充满焦虑和痛苦,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却是一种寻求自我存在的状态。我们部分地根据自我感觉害羞的频率,以及我们我们感觉这种焦虑的时间来判断我们是不是害羞。但是害羞背后是什么样的个人经历呢?害羞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我们将在下一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