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省个人问题

(2014-11-28 08:58:02)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提到的关于内省的研究,旨在解决对人们非常重要的话题,诸如恋爱关系维持至今的原因,但一般都不是令人苦恼的话题(大多数被试都对其恋爱关系相当满意)。或许,人们更善于内省自己在生活中做的错事。我们有许多方法可以内省一个人痛苦的根源,然而一些方法可能比其它方法更管用。

沉思痛苦

内省痛苦的方法之一,就是反复沉思同一问题,苏珊·诺伦·霍克塞玛(Susan Nolen-Hoeksema)将此定义为反复思考自己的感觉及其原因。她发现在众多研究中,沉思会导致消极、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尤其当人们抑郁或心情不好时,情况会变得更糟。沉思的人极不善于解决令自己痛苦的问题,只会沉湎于过去的消极方面,以更加自我挫败的方式来解释其行为,并为自己预测了一个更加消极的未来。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被试是一些中度抑郁或非抑郁的大学生。我们要求他们在沉思条件下,用八分钟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情绪与特质,即设法了解自己的感觉、性格及各自成因,以及他们想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在分心的条件下,大学生被试同样有八分钟的时间,来思考与自己无关的单调平凡的话题,例如“白云在天空中形成”、“小号闪亮的外表”。人们的感觉在他们完成了沉思和分心任务的前后都已被测量。研究结果显示,沉思使抑郁的被试更加抑郁,分心任务却可以减轻其抑郁,而且沉思对于那些非抑郁的被试毫无影响。

当抑郁的学生沉思事物的消极方面时,他们的焦虑就像是一个过滤器,过滤掉所有想法的积极面。与其他的小组相比,例如那些进行沉思的非抑郁学生和没有进行沉思的抑郁学生,他们回想起了更多关于过去的消极记忆(例如,“每个人都通过了考试,唯独我没过”),并且感觉他们当前生活中的负面事件更为常见,例如与朋友发生争执。在另一项研究中,那些经常在抑郁时沉思的被试,一年后仍可能会抑郁,即使他们的抑郁在一开始就得到控制。总之,痛苦和沉思于痛苦是一个糟糕的组合,只会带来更多抑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识别直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