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transference):新旧交替
(2014-10-13 12:45:52)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在珍纳·马尔肯(Janet
学术界将弗洛伊德对移情(将自己在婴儿期对父母的感觉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发现称为他“最有独创性、最具根本性的发现。”弗洛伊德重点关注的是,在人们与精神分析师的关系中,意识的性驱力、攻击驱力(譬如,恋亲冲突)的呈现方式是什么样的。美国著名精神医学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按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苏珊·安德森(Susan
在一项特殊的研究中,安德森首先让被试说出一个重要人物的名字,并回答“这个人像谁”的问题。之后,在另外一项看似不同的研究中,让被试看一些对其他人的相关描述,而他们与这些人素未谋面。研究人员从中做了一些手脚,好让其中一个新接触者与被试心目中的重要人物的特征很像。就好比,你是研究的被试,你需要对一些新接触者进行描述,而你发现,其中一个人和你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例如,你的妈妈)的特征很像。
安德森和同伴发现,如果人们新认识的人跟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很像,那么对他们的反应就会大有不同。他们或许能记得与此人有关的一些事,对此人的评价也与对重要人物的评价相类似。举例来说,如果你和妈妈的感情深厚,而新认识的人长得很像妈妈,那你就会用积极的方式回应对方。如果你和妈妈的感情不好,你肯定也不会喜欢和她相像的新接触者。
那么,人们对移情过程的意识程度有多高?安德森认为,此过程的发生速度很快,且是无意识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并不会说出诸如“嗯,苏(Sue)很像我妈妈,所以,我猜她是一个热心、有教养的人”的话。相反,适应性潜意识会依据易接近的类型——在此指的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易接近心理表征)——以便迅速地筛选、解读、评估新信息。在一项支持该观点的研究中,如果有信息显示,目标者与你下意识里想到的那个重要人物很像,那么,移情过程就会发生。即使人们并未意识到,目标者与自己心目中重要人物的特征有些相像,他们依然会把对重要人物的感觉“转移”到目标者身上。移情过程发生在意识之外,如果要研究人们对新接触者的反应的个体差异,这不失为一个很重要原因。
对于倾向精神分析的研究者来说,安德森的研究结果,或许与我们所了解的移情和客体关系是相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而对适应性潜意识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学者却认为,安德森的研究结果在两方面是很新颖的。首先,安德森发展出一种新方法,以便在控制实验中能够系统化地研究移情。其次,在她看来,现代社会认知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移情(例如,有关各种习惯性接近构念的想法,包括对重要人物的易接近构念,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的),无需引入其他理论构念,例如,压抑(resistance)、阻抗(repression)、焦虑管理。移情是适应性潜意识日常运作的一部分,并非动力无意识中情感狂欢(emo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