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潜意识的刚性
(2014-10-02 08:30:00)
标签:
情感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一个快速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缺点是,它对新的、相互矛盾的信息反应迟钝。事实上,我们经常无意识的使新的信息屈从于我们的先入之见,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假设一个例子,我在PTO会议上遇到一个叫菲尔的人,之前听说过他是一个爱出风头的、粗鲁的家伙,但现实是他不是这样的。
当非意识系统快速检测出一个违反常规的模式时会发生什么?它是否会意识到旧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业务经理注意到(在非意识层面),最终他解雇的两个员工,最后两个毕业于规模较小的文科学校,而最终准备提拔的三个员工,毕业于规模加大的州立大学。到了工作考核的时候了,经理要对新一批员工进行评估,他们有的来自小的文科学院,有的来自州立大学。尽管每个人在某些任务方面表现的比其他人要好,但总的来说,两组的表现水平相当,经理将如何评估这些员工?
一个精巧、灵活的系统将会意识到与之前经验的相关性,从一个小的样本不能推广的到像雇员这么大的一个样本。然而,一旦获得了一个相关性的内容,非意识系统将会倾向于注意到它不存在的那些地方,从而更加确信这个相关性是真实的。当评估那些来自小的学院的员工时,经理可能会关注并记住他们工作做的糟糕的时刻。当评估那些来自综合大学的员工的时候,她可能将关注并记住他们做的好的那段时间,从而强化了她认为一个人的母校的大小,预测着他的工作表现这一信念——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更糟糕的是,像罗伯特·罗森塔尔和勒诺·雅各布森的经典研究自我应验预言一样,人们可能在不知不觉的行为方式中实现他们的期望目标。他们发现老师不仅是按照他们期望的方式考察他们的学生,这样的行为也使这些期望成真。在学年的一开始,他们对一个小学的全部学生举行一次测验,并告诉老师们,一些学生取得了如此好成绩他们肯定会“绽放”学业。事实上,这不一定是正确的:被鉴定为“绽放者”的学生们是研究人员随机抽取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没有被告知关于测试的任何结果。只有在老师的头脑中“绽放者”不同于他们的同龄人。
当研究人员在年底再次测试所有孩子的真实智商时,那些被称作为“绽放者”的学生的智商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老师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绽放者”,致使他们的预期成真。
老师们对学生的期望是有意识的,但是实现他们的期望的方式并不是有意的。当老师希望他们的学生做到更好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给予他们更多的个人关注,给他们更多挑战,而且在功课方面提供更好的反馈。迈拉(Myra)和大卫·萨德克(David Sadker)表明,类似的自我实现预言在非意识层面运行,并影响着美国课堂上男孩和女孩的相对表现。在意识层面,大多老师认为女孩和男孩受到同等待遇。在一项研究中,萨德克给老师们放映他们拍摄的关于课堂讨论的视频,并询问老师,课堂讨论中谁比较积极——男孩,还是女孩。老师们回答说,女孩参与性更高。当萨德克要求他们在观看电影同时,计算男孩子和女孩子说话次数的时候,老师们才发现男孩子讲话的次数是女孩子的三倍。
萨德克认为,在非意识层面上教师们通常以更有利的方式对待男生,因此造成了男生在课堂上做的比女生好。非意识心理可以相当快速妄下结论(“我的数学课上男孩很聪明”),导致教师们以有利的方式对待男孩子——即使他们的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
适应性潜意识倾向于妄下结论,并且面对相反的证据时不能改变初衷,公平地说这是对社会上令人不安问题的负责,如普遍存在的种族偏见(在第九章中进行讨论)。为什么适应性潜意识会导致这些错误的推断?此外,心理过程有着生存优势并不意味着它是没有误差的,事实上,这种生存优势通常会带来(例如:快速鉴定和分类)一些不幸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