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工儿不认
(2014-01-11 07:23:17)分类: 农民生活 |
事例描述:
芳今年26岁,22岁那年生下了宝贝女儿。为了贴补家用,芳在女儿刚满一岁时就跟着丈夫外出打工了,并且将女儿托付给婆婆照顾。外出打工是没有自由的,芳三四个月才能回家见女儿一次,平时只能在电话里听到女儿依依呀呀的声音。现在女儿已慢慢长大了,芳很高兴,但也发现女儿与自己的感情越来越淡了:电话里女儿越来越不愿意和她说话。
每次芳都很期待回家,但芳的满怀相思与拥抱换来的却是女儿陌生疑问的眼神与躲闪。在家住的日子里,芳都是很努力地“讨好”女儿,给她买各种零食和玩具,可是女儿还是疏远她,还是和奶奶走得近。生气时,小嘴还经常嘟哝:“妈妈不好,妈妈走吧,我要奶奶。”每每此时,芳的心里就说不出的难过,芳想知道怎样才能重新获得女儿的信任和爱。
过来人支招:
这种事情很难处理,谁遇到谁头大。但是在农村这种事情很常见。父母为了赚更多的钱,狠心丢下幼儿外出打工,一出去就三五个月,有的甚至一年,孩子常年见不到,回来后哪还能指望孩子对你亲呢?
我觉得,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出远门打工。可以在附近的村里或者离家不远的县城里找份工作,这样既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减轻负担,也可以尽心照顾孩子。虽然工资可能有些低,但是为了孩子,我想还是值得的。
如果两人非要一起出去打工,那么还是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虽然这样孩子可能会吃一点苦,大人更是不用说了。但是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吃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心理师和你聊:
心理学研究表明:0-3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孩子建立信任感,获得爱得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不能够很好地和母亲呆在一起,从母亲那里获得爱,那么他对人就不会形成强烈的信任感,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所以,每一位外出打工的父母都要慎重地考虑清楚这样的问题。为了孩子自己需要做一些改变。
1.孩子三岁以前尽量不去打工,孩子不吸奶不代表孩子就能离开妈妈了。小孩子对妈妈是很依恋的,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抓住机会和孩子培养好感情,以后再想补回来就难了。
2.如果确实需要出去,就去一些离家近的地方,保证一两个星期回家一趟,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如果附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并且也具备条件,也可以带着孩子出去打工,千万不要为了赚钱而使自己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
挣钱固然重要,但是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和孩子过得更好,如果孩子都和自己不亲了,那还打拼个什么劲儿呢!所以,即使打工也要照顾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