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教育育儿文化情感 |
分类: 育儿 |
家有闲置劳动力,当然要充分用之。老公不用喊,该做啥他自己会自觉。调动专注手游的儿子是我的目的,喊小子做这做那,引发他各种不耐烦,确定懒蛋一个。
自己培养出来的懒儿子只能自己负责,他如此态度,我也是难免忍不住骂两句。竟然没想到,骂到他情绪崩溃。本以为娃日常太专注课业,过于疏离家务劳动所致,适应就好,故而不加理会。没想到,兀自发完脾气后,娃对着我哭诉起来,“在学校天天被骂,被打,回家还是要被骂。”最后他竟得出了这样一个惊人的结论,“我才是这个家里最悲惨的人。”
心惊啊,总以为小小孩子一个,生活该多快乐无忧呢,却不知内心里也藏这么多委屈。一直以为孩子学业优秀,性格开朗,又成功转去名校,天时地利人和,大可从此安心。没想到,锦绣其外,败絮其内,其实问题更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转而严肃认真地听他把心里话说完。据娃说,他其实也明白自己一贯调皮捣蛋影响不好,转学后他本打算从新开始,做一个行为乖巧的好孩子。谁知却事与愿违,情况反而越来越遭,难以收拾了。
他说,新校老师不爱理他,不喜欢他,认为他故意出风头。有一次因为上课睡觉,他被老师骂。在被老师质问后,这娃竟然没道歉,还当面顶撞。甚至跟老师辩驳说,上课睡觉是因为老师讲课太无聊,不知怎么就睡着了,他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法。
我天,这就是现代的小学生,都是人精吗?太可怕。我完全可以想象老师那一刻的心情。我对他说,“如果我是你的老师,我一定觉得自己简直是太不幸了,遇上这种学生。”儿子立刻回道,“老师确实是这么想的。”老师还威胁他说要和家长谈谈。
我说,“现在的老师真太难,我们上学那时哪有学生敢质疑老师,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尊师重道,现在的学生一点都不懂了。无论老师水平如何,你的知识都是老师教的,起码要懂得尊重,上课睡觉本来就是错。”
他回道,“老师也不尊重我,忽视我呀。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哪怕我手举再高,甚至是只有我一个人举手,老师也不叫我。“
我笑,“一个班这么多学生,不是只有你一个。老师有老师的考虑,老师一般会鼓励差生答题,这样既锻炼了他们也可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叫他不要擅自揣测,觉得有问题就直接找老师谈谈,把自己的感受说给老师听,两人好好讨论讨论。如果觉得自己解决不了,我也可以找老师谈。儿子却赶紧拒绝,他说最怕父母插手。如此我也只能选择尊重、相信他,让他自己解决,我也省事。
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棘手的情况。娃一直是跟班里一个一样难搞的男孩子针锋相对。那孩子不只出言不逊还动手打人,我感觉这事给他造成的困扰更大,因为他不止说过一次。我给出我的意见,”既然他屡次三番,你自己不能制止,最好告诉老师。“
没想到小子却说,他最讨厌告状的人,不想变成自己都讨厌的人。娃既不愿家长插手,又不愿告状。我说,那就只能做个狠人,一招制胜,让他下次再也不敢。娃自己实力又不够,就耍小聪明找机会报复对方。比如,上课给同学发书的时候,借机用书打对方一下就跑。至此我已确定他们二人是狗咬狗了,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对此我也是有些担心,我告诉他,可以警告但不要去挑衅,否则就会没完没了。
诉完‘苦’之后,小子笑了,“我感觉说出来舒服多了。”
我跟娃说,“不管如何,事无大小,欢迎有空诉苦。”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孩子的世界纯真美好,其实真是个赤裸裸的小社会。与生俱来的人性劣根更是毫无掩饰,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如何掩饰。对于个性比较突出的孩子,学校生活并不简单,纷争不断,冲突更直接猛烈。
娃内心要强又相当敏感,因为毕竟弱小。正确适宜的引导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没有不犯错的孩子,我认为信任和出谋划策一样重要。父母要正确看待娃的挫折感,锻炼孩子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好心态。教导的基础是了解,了解的方法是认真听听孩子心里的话。
不要小看孩子,娃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爱思考。我家这个娃还是彻头彻尾的势力娃,他自己就说,华文老师是唯一不太骂他的,因为他知道华文老师是班主任,大权在握,需要讨好。即便娃的思考是错误的,也不要只顾指责孩子,关键还是引导他的思考方向。我顺势说,“这下你总算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意思了吧,关系都是相互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被骂不要紧,有冲突也并不全是坏事。我劝孩子要有好的心态,转念去想一想。和老师之间有问题,就学会和老师沟通。我认为那位老师其实还是不错的,小子说,她常在课间找他闲聊。老师也是为了了解孩子思想动向和家庭情况,通过对话巧妙引导小子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
比如,她会问儿子,“你觉得xx(和我家娃狗咬狗那一位)怎么样?"
小子想都不想说,”他不好,总是顶撞老师......“话没说完娃立刻意识到自己也犯同样错误。
同学间有问题,就学会如何解决矛盾。如果这些问题不出现,那么娃也很难学会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自幼平和,老了还是害怕冲突,不善于处理矛盾冲突。保持孩子心理健康,增长各种能力才是上学的目的。我跟儿子说,“学校里虽然树了敌,但还是交到的朋友比较多。”
原本一听说要宅家停课,娃还异常兴奋地喊,“再也不怕被老师骂了。”
但高兴得太早了,网络功课一天下来竟然连碰没碰,这不是找抽嘛,真当没人管了。这一下子又被老子骂美了,晚上娃厚着脸皮问,“你说我随谁呀?在学校被老师骂,在家被爸妈骂,整天都被骂。妈妈你有没有被老师骂过?“
“这还用问,你妈我从来没被老师骂过,在学校里是典型的小透明,老师根本看不见。你当然随你爸。”
老黄,“没有啦,我从来不被老师骂。”
娃不解,“那我随谁?”
独树一帜的小混蛋,招骂的脑袋。我儿已到狗都嫌的年纪,这个年纪这种个性,靠说服教育真的是有些费劲了。被骂还是轻的,没被打已经算是很给面子很克制了。孩子性格各异,有被打骂后完全不往心里去的粗糙个性,也有我儿这种要捣蛋,又自尊心强,还玻璃心。所以还是需要区别教育,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建立孩子的自律和自觉性。
前一篇:我对孩子的‘自私’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