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家长要怎么做?

标签:
健康心理 |
分类: 心理百态 |
在育儿路上,不少家长都曾遇到过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尴尬”,很多家长会延续错误的做法,常见的错误做法中,有逼迫孩子进行分享,强迫孩子有什么好的东西,必须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和别人进行分享,成全了家长的面子,却让自己的孩子不高兴。这样真的值得吗?孩子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家长要怎么做?
没有真正理解分享的这个行为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小天使,他们不会生来就与人拒绝分享的。
心理:那么家长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要求孩子分享玩具、零食时,是否和孩子说清楚了,分享只是与其他人互换玩具或零食,并不是送给别人。有可能正是因为孩子没有真正弄清分享这个行为,才会拒绝与别人分享。
说清分享的意义
当家长要求孩子去与别人分享时,要先和孩子说清楚,“什么是分享?”
告诉孩子分享是当自己拿出自己的东西时,别人也会拿出他的东西,两人的东西交换,才叫做分享。
心理专家:家长不能只要求孩子去分享,却不和他们说原因,告诉他们分享会结交到很多好朋友,自己也能吃到不一样的零食,玩到不一样的玩具,这样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不会去抵触分享。
尊重孩子:
如果某一样东西,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或者是他非常喜欢的,这个时候,他可能会极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不太愿意分享。这个时候,家长也需要尊重孩子,在有孩子上门坐客时,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决定,把他们认为可以跟小朋友分享玩耍的玩具自己拿出来,这样,在尊重孩子保护自己心爱玩具的同时,也引导他与小朋友进行了分享,避免了孩子执意不愿意分享的尴尬场面。
不能强迫孩子与人分享
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别人进入自己的底盘,碰自己的东西,对于这类的小孩子来说,家长不能强制地要求让孩子拿出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心理测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不愿意,不能过分指责,应该慢慢引导孩子迈出分享的第一步,只有孩子真正地愿意去分享,分享这个行为才会对他产生好的影响,并伴随他一生。
父母要做好榜样
父母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学会分享,比如,可以在周末组织几对家庭一起外出,带一些食物和玩具,家长主动带着孩子给在场的人分享美食,引导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与其他人交换着玩,当孩子做出分享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宝贝真棒,能与小哥哥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和玩具。”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家长的表扬,当家长对孩子的分享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时,也能更好地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他下一次更加愿意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