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是一种病吗?如何识别社交焦虑?

标签:
心理健康 |
分类: 心理百态 |
社恐症患者承受着强烈的害怕、焦虑和社交回避,干扰了个人正常生活,而单纯性格内向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的特质让自身痛苦,也不会认为自身的性格存在问题。
社恐也可以称之为“社交焦虑”,它是焦虑的一种表现。指当一个人处在有可能会被他人评估的社交场合时,产生的恐惧等不适情绪。
心理专家:社交焦虑有其积极意义,因为对外界进行判断、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都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
但现在在大多数场景下,我们是安全的,这些本能的焦虑,反而妨碍了我们的行为。
内向≠社恐
“我以为社恐只是说内向一点,不爱跟人交流。”来自北京的王先生说。对于社恐症,很多民众存在误解。
我们可以去调整自己的焦虑水平,让它更加适应我们现在的环境,符合我们的需求之后,人就会变得更放松,生活也会变得更轻松。
心理咨询: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发病年龄较低,多见于青少年时期(13-19岁),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害怕、恐惧及焦虑、心跳加快、出汗、发抖、口吃、脸红、肌肉紧张及恶心、腹泻等症状。
如何识别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的四个特征:
第一,社交焦虑会非常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或者外貌上有什么缺点,比如自己是不是太胖之类的。脑补别人看到这些后,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评价或者嫌弃的感觉。
第二,总觉得别人能够看得出自己的焦虑。比如因为过于紧张产生的脸红、声音颤抖、出汗等,可能并不明显,但只要有一点点迹象,就觉得别人一定发现了。
第三,面对陌生人或权威人士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该怎么说,越发紧张。
第四,担心自己的社交能力是有缺陷的,不能融入群体,害怕被人排挤,然后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把内向当成了社交焦虑,其实不然。
心理咨询:内向其实是一种人格类型,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朝向内部,也就是需要通过独处来充电,而在社交的时候是耗电的,所以内向者更喜欢独处。
而社交焦虑,更多的是对外在判断的恐惧。比如觉得别人都很厉害,自己是不好的,是被看低的,那么ta对外在的环境就会非常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