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思维是什么意思交感思维通俗的解释

标签:
健康心理 |
分类: 杂文系列 |
交感思维是人类一种基础的、直觉的思维方式, 主要基于“交感”的认知模式,
遵循相似律和触染律两个法则。相似律认为果必同因、相似相生, 表面相似的事物共享一些基本特质;
触染律认为事物“本质”可以在物体接触时传递, 事物在脱离接触后仍可以继续发生相互作用。触染效应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负面的。交感效应已经在食物厌恶、消费者购物等行为中得到验证。今后研究应拓展交感思维的应用领域, 提出更有效的弱化和抑制方法,
并从意识、记忆、知觉、认知等信息加工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论文以弗雷泽提出的交感巫术原理为切入点,从相似律和触染律两大定律,研究交感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心理专家:其次,交感思维作为一种直觉的、启发式的思维方式,和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的认知方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本研究将交感思维和积极情绪相结合,探究积极情绪对交感思维的影响。研究一运用自编的交感行为调查问卷,探究七项相似交感行为和七项触染交感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否受到交感思维的影响,交感思维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交感思维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
(1)交感思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
(2)个体可以理性的看待交感思维的本质,意识到交感思维的不合理性;
(3)交感思维是一种“生态理性”,是个体对直觉思维的默认;
(4)交感思维可以分为积极的交感和消极的交感两种类型;
(5)交感思维和个体的认知需要水平无关,和个体的直觉信念水平呈正相关,高FI的个体交感思维高于低FI的个体
我们如何与它共处?
心理咨询: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交感思维或许原始,却依然是人类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与它和平共处,也可以通过理性来控制这种非理性的思维,却永远无法将他从我们的脑子里斩钉截铁的切除。毕竟,它是进化带给我们的命运,也是人抵抗虚无的武器。
心理测试:但如果交感思维的非理性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困难,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对它进行弱化:
1、净化:包括物理方法(洗手、焚烧……)、象征方法(给二手车喷新漆,租房重装),以及精神方法(比如当感染病毒者一向品行极佳,他人对病毒传染性的判断将更可能趋于理性,避免脱离实际的恐慌);
2、忽略:尝试静下心来,忽略一直纠结的对象,让时间冲淡感受;
3、心理边界隔离:边界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象征性的,一条朋友圈,一次理发经历,都可以成为隔离过去与现在的边界。我国古代有为“去晦气”而跨火盆的习俗,燃烧的火盆其实就是一个象征性的边界,将未来的生活和曾经的霉运隔离起来。虽然这种习俗无法在现代都市持续存在,但构建心理边界重要的从不是形式,而是相信本身,人们可以通过剪发、聚餐等种种仪式告别霉运,以调整心态走向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