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下社恐,线上社牛”现在大家的社交方式怎么这样了?

(2022-04-28 10:58:49)
标签:

健康

心理

分类: 心理百态
“线下社恐,线上社牛”现在大家的社交方式怎么这样了?

  “线下社恐,线上社牛”。
  社交软件兴起的现在,无数人不觉然间戴上了这“两副面孔”:
  现实中人均社恐,而线上遍地社牛。
  有没有发现,网络带来了极大的社交便利,让我们在赛博世界可以换一副面孔,成为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意见领袖”,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依然无法坦然自在地去认识一个陌生人。
  心理咨询师:我们是该坦然地接受这样一种现代化的社交方式,还是期待能重新建立一种空间,让我们在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之间建起更简单的联系、更多一点的信任?
  白天上班路上毫不起眼的“低头族”,晚上可能是虚拟社区呼风唤雨的“大佬”;
  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其实只隔了一个线上和线下的距离。
  问题出在那里?
  过度依赖网络社交的人们早就忘了传统的社交应该是什么样的,忘了在不能发表情包活跃气氛,没有时间让你思考措辞和话题的面对面沟通里,应该怎么交朋友。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却永远不会替代我们的生活。面对问题,我们也要适时地做出一些改变。
  环境影响我们的反应?
  我们如何对环境进行回应事实上与主动思考或逻辑几乎没有关系。
  心理咨询:虽然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手的温度会决定我们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但实验结果表明,手上拿着热饮的时候,人们相信陌生人的可能性比拿着冰饮大。另一个研究发现,和下楼的自动扶梯相比,人们刚从上楼的扶梯下来的时候更愿意帮助别人,也会表现的更慷慨大方。事实上,任何以上升形式似乎都会激发人们做出更好的反应。
  技术带来的社交赤字:
  现代城市和富裕经济体之下,形成了一种社交赤字。我们不必聚集在公共场合就可以满足各种需要。
  心理:技术发展和社会繁荣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私人化,常常只存在于商场、客厅和后院里以及电脑和手机上。
  我们在床上就可以看电影,交的朋友也许远隔千里,能在微信上八卦、讨论,在网上就可以寻找培养自己新的兴趣爱好。
  对于将舒适、休闲和交流私人化,人们如今已经轻车熟路。我们与既不是同事也不是亲朋好友的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被城市生活排除了出去。
  社区、社团之类的词越来越多地用于指代使用同一种媒体或者喜欢某种产品的一群人,他们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面并不重要。
  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这些便利性就促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家不在是人们聚集的地方,更像是一座孤岛。
  技术目前能做的只是填补一部分的孤独。电视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但于幸福而言却也是一场灾难。你看的电视越多,拥有的友谊便越少;你愈发不信任他人,感受到的幸福也随之变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