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反思

(2022-12-21 09:37:27)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做了期末三的复习题,在反馈交流时,让我体会到,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方法上的指导或者冷冰冰的说教,只有让学生的理解深入到生活的实际中,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更深入,也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和趣味,掌握了方法,才能更愿意去尝试。
     比如填空题的第二题,已知小刚今年M岁,小刚的爸爸比小刚大28岁,小刚的爸爸今年()岁,小刚的爸爸50岁时,小刚()岁。这道题的理解关键是弄清爸爸与小刚的年龄差是多少,然后根据其中一个人的年龄求出另外一个人的年龄,然而,在解决此题时,因为有了字母的干预,让一些学生出现了混乱,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字母还是数据都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人的年龄,仍然要根据现实中的两个人的关系来决定怎样进行计算。
     第三题在填空一瓶冰红茶1.2()我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一升就是1立方分米,一毫升就是一立方厘米,让学生对于升和毫升有更立体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题在一个比例尺是1:3的图纸上一个机械配件的平面图的角是40度,那么这个角实际是()度。一名同学不知如何解决,利用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进行,我提出这道题的意思是在这幅图中的角是40度,求现实中的这个角是多少度,那么 我们在画图时,我们是放大或缩小了画,在放大或缩小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什么改变了呢?学生指出形状没有变,只有大小发生了改变,形状没有变,其中就包括角度没有变,所以实际中的角仍然是40度。或者说,这种帮助学生分析的过程也是一种更清楚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过程,充分的理解了题意,也才能更充分地理解题本身的实质。
     第八题,某方便面,赠量25%,加量不加价,现在一包方便面的重量是120克,求原来一包()克,一名学生是用120乘25%,再用120去减,我提醒他你肯定没有找单位一是吧,他点头,我让他去找单位一,他说是120克,我提醒,应该到分率中去找单位一,赠量25%,是把谁增加25%,原来的方便面的质量是单位一的量,怎样求呢?他很快说出用120除以1+25%的和,我提醒大家,要解决分率问题先找单位一确定单位一已知还是不已知,在分率那句话中去找单位一的量。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的解答问题。
    判断题第二题,甲数是乙数的6倍,求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学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份数的方法,一种是用假设法,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利用多种通道让学生去理解和领会,让学生能够在多种方法的解决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去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网课体会
后一篇:课后反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