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听学生的想法

(2022-04-30 10:32:5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课总是一种做题讲题再做题讲题的模式,但是因为题量大并且需要进行不断地批改与改正的师生双重工作,让师与生都鲜少有时间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很多题目的分析都是处于一种只知道或者只交流了一种方法与策略,而不能有更多的想法和策略的情况,这样也造成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处于一种碎片化的状态,只知其一而不知更多,只知用一种思路解决问题,而不能想到用更多的思路解决问题,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处于一种肢离破碎或者肢解状态,对于很多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更不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许正是由于老师的这种过于占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让课堂变得枯燥无趣。
     最近几节课,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不敢再进行大量的批改,于是把时间更多的留给了学生,让学生来交流,让学生来批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都见识了更多的想法与思路,比如今天的数学课上,对于XY两个量当两个量成正比例时,怎样求另一个量,一个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一个非常好的也是不容易出错的方法,那就是把未知量写成与其它三个量成比例的形式,那么从而想到把反比例中,写成乘积相等的形式,这样的思维无疑更能保证学生方法的精确性,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理解上的偏差。
     再比如一道练习册上的题目,已知两个小圆的半径和等于一个大圆,求两个小圆的面积和与大圆的面积比是多少,我与大家交流了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用半径去分别计算两个圆的面积,再求比,而一位男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直接用半径比想到了两个圆的面积,比之于老师的想法不知要先进多少倍,从此意义上来说,我们有时候,总觉得交流会浪费更多的富贵时间,而实际上,却会在交流中发现更多效率更高的方式和方法,会另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比之于笨拙的方法来说,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呢?
      总之,我们既要把权利交给学生,同时,更要让学生有自己的交流机会,才会让学生更灵活的思考与解决问题,否则,学生的思路的固化,焉知不是老师拘束而形成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做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