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多算一步
(2022-03-15 15:01:45)
由很多资源都是从学生的叙述中来,对于很多问题来说,我们总觉得无法言说,或者说对于一些问题,我们试图想用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来教学,来促进他们思考,可问题是我们常常由于语言的不确切,表达的不明白,让学生处于一种如坠五里云中,于是乎,不但让学生的学习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老师也觉得自己的教学难之又难,而这种难分明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或者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造成的,如果打通了两者之间在理解上的障碍,那么我们就能够心意相通地让学生理解和领会老师引导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更深刻。
比如今天交流这种题型,4X=Y
AB-18=6
7/X=Y/6判断两个字母所表示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对于这种问题来说,通过我与大家交流时指出的就是根据原来已知的数量关系,再继续变形,从而知道两个字母表示的量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无论老师怎样说,由原来的已知的式子转化成现在的式子,学生的理解都处于一种模棱两可之中,对于问题的理解仍然是一种茫然,在进行交流如第二道试题时,我让一名同学来说,这名同学分明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开了我们之间沟通的障碍,他说的是,把这个等式再算一步,的确,“再算一步”,就是这几个很朴素的字,就完全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两个字母的乘积是多少,那么老师指出,说的好,还得再算一步,我们就知道了两个字母表示的量之间的关系了,或许,对于诸如第三种类型的比例形式,我们也可以说,把比例先解一步,再解一步,对于第一种类型,可以说是先根据这个式子可再想一步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再算一步,再想一步,再解一步,原本很通俗的话语,却确实起到了一种让学生明白具体怎样操作的目的,既解决了老师不知为什么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为什么讲了几遍都学不会的问题
,而实际上却实实在在的是沟通的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 更让我知晓原来师与生之间的很多问题,都是沟通上的缺乏顺畅性造成的,低下头了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也才能找到更多与学生沟通的更通俗更容易理解 的语言,让教与学的桥梁不再成为一种学习的至酷。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