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365英语课堂教学中复合型目标活动的设计(2025.09.23)
(2025-09-25 11:49:29)
标签:
365 |
这样的想法,是在我们教学团队进行产出导向法改革一开始就有的。产出导向法本身,就是要从学生最后的产出成品倒推教学过程。在课堂活动设计的时候,是围绕任务完成和最终作品产出为目的的。这就要求课堂上的活动,就不能为仅仅为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而单独存在。同时,课堂上就更不能安排目的单一的语言练习项目,而是为实现多重复合型教学目的的语言活动。
这些活动,是为了语言应用而存在,暨应用目标语进行学习,并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完成相应的项目,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产出。在我们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上,长期以来,要打破的就是继续延续纯语言的学习。学生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改变英语学习的刻板印象,在使用英语进行团队合作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英语”学习和工作。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方法与原则,精心设计每项教学活动,让这些活动更符合学生们学习与工作的需要,技能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也能真正完成运用目标语进行学习和研究,最终完成既定项目研究。这里较好解决了以往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问题,破除了人们对于语言学习的刻板印象,通过复合型教学目标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真正让学生在真是情境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更是学习如何用语言进行学习和工作。
综上所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复合型目标活动,就是指教师设计的、能同步实现语言技能训练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其本质是将语言作为媒介,使学生在完成,如阅读理解、听力练习等传统语言活动的同时,掌握如文献综述、项目规划、学术笔记等关键的学术实践技能,从而有效解决“学用分离”问题,促进学生从“学习英语”向“用英语学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