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3@365关于读研这回事儿(二)升学途径

(2023-07-22 14:41:37)
标签:

365

考研

保研

升学途径

        既然在然上大学那天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大学毕业后会继续读研,那就得知道研究生招生的具体方式。大家最常听说的是考研和保研两大类,但其实考研和保研两大类中包含不同的方式。
    一、首先,考研就分几种。
    第一种,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是这种方式,就是国家统考。我当年到北师大读研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有信息差的年代,我们普通学生能知道的也就是这种方式。记得当年大四的时候,还是好朋友保研了,我们才知道具体的情况。对于我们一个省属重点本科来说,一届80+同专业的学生,也只有前两名有保研的资格。而也是在那个时候,才知道保研和报送上大学完全不同,有了保研的资格,还需要自己了解相关学校的情况,到对应的学校报考。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没人告诉,也无从知晓。好在当年够幸运,到北京读研了。
    全国统考,顾名思义,和高考非常接近。自己根据各高校的招生简章,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过了全国分数线,再参加所报考高校的面试,最终被录取。我们那个时候几乎都是等额复试,在复试环节被淘汰的很少。后来就逐渐改成差额复试:高校按照1:1.2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然后再按照初试复试成绩加权计算,按最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这时候,复试就有了比较高的淘汰率,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第二种,高校自主招生。高校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自主组织招生考试和面试。这种方式通常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这种就需要考生关注自己的目标高校的招生信息,对照目标校的要求进行报考。
    第三种,提前招生。高校会在每年的春季进行硕士研究生提前招生,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本科生。这部分也不是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有,是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每年都有所变化。比如我们学校对外汉语专业就有提前招生,去年我初中同学的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考入了我校对外汉语专业。
    第四种,特殊招生。就是针对特殊人才和特殊项目,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会采取特殊招生政策。比如士兵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我们学校还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这些都是各高校单独招生,不占用国家统考指标。比如去年我们学科教学计划招生35人,同时也招收了3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生,总招生人数38人。而今年又招收台湾学生1人,也不占用统招的名额。
    二、另外,保研也分几种。当然,所有保研的前提条件,都是先在所在学校和院系获得免试推荐资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研资格。一般来说,越是重点高校,获得的保研资格名额越多。前面我说了,当年我们那种省属重点院校,只有在全年级综合排名前两名的才能获得保研资格。二像然所在的复旦大学生科专业,保研名额就多了很多,年级综合排名在前40%的学生都有机会活动保研资格。
    那么,综合排名对于想要保研的学生来说,就非常重要。虽然是综合排名,但从大一开始一直到大三结束的六个学期各科成绩都是占比最大的。我们那个年代是算总分排名,现在就是大家常说的绩点排名。所以,想要获得保研资格,首先就是绩点,也就是学习成绩的竞争。肯定不能出现挂科,而且要名列前茅。综合成绩的计算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规定,各不相同。但通常来说,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占比最大。然后有学科竞赛、论文发表、科研项目、文体竞赛、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党团活动、学生干部、宿舍卫生等等。
    这里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网上的自媒体所误导,说什么有人靠社团活动啊、当学生干部啊,就拿到了保研资格什么的。真正看各校综合排名细则就知道了,学习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占比重比较大的还有学科竞赛、科研项目、论文发表,还是和专业学习有关,其他的所占比重都很小。大学生还是以学好本专业课程为主,这个大原则一直都没变过。我们当年上大学,想当学生干部,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习成绩必须排在年级前50%。否则,你想为大家服务也不行,先拿出所有的精力把自己的学习弄好吧。
    获得保研资格之后,有几种不同的保研方式。
    第一种,也是录取人数最多的,是面试录取。学生在获得本校的保研资格之后,就可以在网上查找自己目标高校的面试推荐入学的招生简章,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目标校招生系统进行报名。通常一个学生可以报多所学校的相近专业。然后按照所报学校的规定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面试。最终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因为各高校录取时间不统一,学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会被最看好的学校录取,通常都是接到第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就接受了。而像我们学校动作比较慢,有时候就眼看着面试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被其他学校录取了。
    第二种,夏令营和冬令营。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会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具有保研资格的学生报名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在营中表现优异,排名靠前,就可以获得录取。
    第三种,学校特色项目。这种各高校就各不相同的,通常都是针对本校本科生的项目。有些是从读本科就开始的,比如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等。也有的是在大四确定下来的,比如复旦的卓博项目。而复旦的卓博项目,不仅学费全面,每年还有相当可观的奖学金。
    第四种,行政保研。有些高校会有行政岗位保研,大部分是做本科生辅导员。基本上就是本校学生,通过相应的笔试面试,保研成功。每个学校的具体规定也不相同,我们学校是规定行政保研的学生在工作两年后再攻读硕士。而复旦则是要求边读硕士边工作。比如然然的大学辅导员,就是应届的硕士生,给他们当辅导员的同时取得了硕士学位。
    第五种,支教保研。然然就是通过考取研究生支教团,保研成功。这部分我会在下一篇博文中详细记述。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