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我们今天的行程:常平关帝祖祠、解州关帝庙、运城盐湖。三门峡市到运城盐湖大约在100公里。
这是我们此行第四次跨过黄河。
过了黄河大桥从河南又回到山西了,上面的大招牌“关公故里
大运之城”。关公故里都知道,大运之城是指大同→运城的高速公路的终点?
第一站先到了常平的关帝祖祠,也称关帝家庙。
这里是关公的祖居之地,小时候在小人书上就知道关公了,那时只知关公武艺高强,现在来到了关羽的老家啦!
《常平关帝庙》是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2/mw690/0039HIG7zy7h8N4TQn751&690
关羽字云长,解县人,也就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民间传说甚多,被誉为武将的楷模。
关羽有点被神化神话的感觉,被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崇为“武圣”,历代朝廷多有褒封。
最早到了金代这里就有一定规模的的庙宇,取名“关圣家庙”。出了关公这样的“大人物”,当地人应该很骄傲,在此建祠奉祀顺理成章的事。
家庙内到处古柏参天,让人印象深刻。这棵柏被称为“云柏”,有800年树龄,枝叶繁茂。
“关帝殿”这几个字中,能将“帝”和“殿”堂而皇之地写在上面,肯定是统治者默许,殿内关羽头戴冕冠,身着帝装,坐于龙椅上。还是不许拍照,只能拍拍外观。
关帝殿面宽五间,四周有围廊,重檐九脊顶,殿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柏,右面的一棵好像已经枯死。
殿内的工作人员讲:关帝庙很多地方都有,哪家最正统?大多存在争议,但只有这里没有争议。
庙内还有一座八角七层的砖塔,该塔为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建造,相传塔下原是一口水井,当年关羽怒杀地方恶豪、亡命他乡后,关氏举族避迁,其父母跳井殉难,后人建塔以作奠念。
“解州关帝庙”是“官”庙,比起家庙要气派得多。看这些围栏,人多的时候肯定是要排大队进入。这个“解”读“hài”,据说是当地方言。
结义亭乾隆二十七年改建,面阔5间,进深5间,是个方形的建筑。内有一块桃园结义的线刻石碑,这“线刻”我理解是单线条,有点像白描画。
http://s11/mw690/0039HIG7zy7halAAlLQ6a&690
结义亭不让入内,只能站在门口望一望。那块桃园结义的“线刻石碑”还被罩在玻璃罩里,看来是很珍贵的老物件。
结义亭的后面是结義圜。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
解州关帝庙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解州关帝庙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
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和百多幅人物。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北有反映关羽一生主要经历的彩绘。
御书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为纪念康熙来庙谒拜而建。清乾隆二十年(1762),因康熙御书“义炳乾坤”匾额于此,故改称御书楼。楼高17.04米。
大殿明间悬清乾隆帝手书横匾“神勇”,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的雕龙石柱26根。
26根雕龙石柱最为抢眼。
孔庙也有盘龙柱,当时导游说皇帝才能用“盘龙柱”,可见孔子的地位有多高,现在看来这一文、一武都能有。
崇宁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就凭这26个盘龙石柱档次就不一般。殿内木雕神龛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殿内不让拍照,只能听我说说啦。
清代皇家崇祀关帝大大超过前朝,解州关帝庙不仅延续着明末的盛况,而且作为“武庙之冠”逐渐成为世人朝圣之地。
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对关羽进行高规格的褒封和祭祀,这还是真让我匪夷所思,或许是通过对关公的赞扬来笼络汉人?
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运城市内的一个古建筑,雨天车上隔着车玻璃,很不清楚。
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从这条路走到头就是“盐湖养生城”,可以“死海漂浮”,网上查票价188元。
这段“跨海公路”将近3公里。“盐池”石碑位于中间偏南一点。
这里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另外二个是美国盐湖城大盐湖和俄罗斯库楚克盐湖。
我们正在穿过运城城区。
运城2006年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获奖的城市都有一个颁奖词: 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之声,这里是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永乐宫中笑谈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关公的诚信就是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华夏之根——山西运城。
厉害了,运城!感觉这颁奖词写得好,十个城各有一段颁奖词,段段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