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南游5---舜帝陵、闻喜宰相村、张壁古堡

(2018-01-17 12:18:08)
标签:

舜帝陵

闻喜宰相村

张壁古堡

分类: 自驾游
     我们从运城盐池来到舜帝陵,大约20多公里。
   舜帝作为华夏“三皇五帝”之一、经历5000年岁月,在华夏子孙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舜帝的陵庙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http://s15/mw690/0039HIG7zy7hkeBjFpQ5e&690


   舜帝吟唱南风歌,塑像高5.18米,名曰“舜歌南风”座像。

   舜歌南风”座像后是一个古柏广场,有一组千年古柏。

   这些古柏让人赞叹!据说有4000多年历史。

   数千年的古柏姿态美妙,这几棵古柏给舜帝陵增光添彩。

   据说这是一棵是母子柏,又叫活柏抱死柏,可见顶端的枯枝,下面枝叶繁茂。
http://s2/mw690/0039HIG7zy7hkeBQLQdd1&690


   古树木是历史见证。建筑可以修复,可以复建,科技再发达也无法仿制这些古柏。留给我们都是岁月的痕迹。
http://s12/mw690/0039HIG7zy7hkePXlqjcb&690


   继续向前走,舜帝陵山门前有一条大约200米的通道。

   通道两侧立文官、武将石人像各四人,立有羊、马、龟等石像11对。


    上面几个都好辨认,这个应该是麒麟么?
http://s9/mw690/0039HIG7zy7hkeCdgrSb8&690


    左文官,右武将。
http://s9/mw690/0039HIG7zy7hkeCiOcE68&690


   传说尧看中舜的才干,舜继承帝位后,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安定民生,成为后人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
http://s11/mw690/0039HIG7zy7hkeCts9kea&690


    可以登楼远望。门上的楼阁是舜帝陵的最高点。
http://s3/mw690/0039HIG7zy7hkeCznaie2&690



   砖砌的方形墓冢,陵冢上郁郁葱葱。 


    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
http://s5/mw690/0039HIG7zy7hkeCEnYgd4&690


   下面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石碑,经将照片放大辨认,上刻的是“帝舜陵”,还是头一次看到有一上一下这样的格局。

   舜帝陵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石像,能看得出这石刻的头和身子起码相差好几百年(我猜的),原头可能早已毁坏,这是后来配的。
http://s1/mw690/0039HIG7zy7hkeCR5HG20&690


   虽然是后配上去的,但是这个雕工不错,以我这外行的眼光看,感觉雕工细腻,很有神,并且面带微笑。
http://s11/mw690/0039HIG7zy7hkeCW7I61a&690


    陵冢高9尺,呈现四方形,每边长约4丈,陵上有数千年五指神柏。
http://s3/mw690/0039HIG7zy7hkePC2HM62&690


   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原来舜帝姓“姚”,孤陋寡闻了。

   照片中玻璃罩里是一个石刻的围棋盘,有雨水看不太清。
       下面的文字大意: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尧造围棋,尧、舜均以棋教子,----此棋台是当年舜帝授棋所用。
http://s16/mw690/0039HIG7zy7hkePaiHJ7f&690


   舜帝亦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号“有虞氏”,因德才突出被尧帝禅让帝位。传说舜帝是为百姓操劳成疾而逝的。
http://s15/mw690/0039HIG7zy7hkePg3XEee&690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乡人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后经多次重建。
http://s6/mw690/0039HIG7zy7hkePkXd365&690


   舜帝所开创的德孝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舜帝陵有两座,一座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座位于山西省运城市。 那座舜帝陵正宗呢?据说史学家赞同宁远九嶷山的多。

   看完舜帝陵,已经是5点多钟了,今晚计划住在闻喜县。路程大约50多公里。

   在闻喜县住了一晚,给我们的印象很不错,吃得好、住得好,价钱还不贵,
闻喜煮饼有着山西“饼点之王”的美誉。每个人都卖了一些。
http://s12/mw690/0039HIG7zy7hlz1fzsL7b&690


  来闻喜就是为了看看“宰相村”,在县城以北,大约有20多公里的地方。
http://s9/mw690/0039HIG7zy7hlJ3tPhC78&690


  宰相村指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
http://s9/mw690/0039HIG7zy7hlztULrOe8&690


   该家族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著称于世。
http://s15/mw690/0039HIG7zy7hlz0qEKG7e&690


   顺着村子向里走,村里“张灯结彩”,今天村里有人家举行婚礼,很是热闹。
http://s16/mw690/0039HIG7zy7hlz1jGPlef&690


   看到有一家开着门,进去了看看宰相的后代什么样(有点唐突)。
http://s16/mw690/0039HIG7zy7hlz1q8tVff&690


   家里的女主人很热情,带我们参观所有的房:家庭基本建设应有尽有,这里的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老公、儿子、儿媳妇都出去上班,只有老太太一人在家,房子的面积和数量都很宽裕。
http://s12/mw690/0039HIG7zy7hlz1uDY7ab&690


   现在的裴柏村有一个裴氏祠堂,又称晋公祠。
   裴氏祠堂初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战火,屡修屡毁。
http://s5/mw690/0039HIG7zy7hlz0xdAM74&690


    现晋公祠好似已完工,但还没有正式开放,大门紧闭,招呼半天有人开门,要50元带你参观一圈。
http://s14/mw690/0039HIG7zy7hlz1zG8t0d&690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里面的画像都是XX朝宰相、大将军,但都写着生猝年代不详。
http://s13/mw690/0039HIG7zy7hlz1JEDy3c&690


   还有: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
http://s2/mw690/0039HIG7zy7hlz1QXn351&690


   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http://s6/mw690/0039HIG7zy7hlz1V2tLe5&690


   这个巨幅画像画的是“裴氏始祖”,不知出于哪位画家之手,画的挺有气势,我想这不是之特定的某一个宰相,是对先辈的广义称谓。

   裴氏家族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个家族当干部的很多,还净是高干。

    “裴氏祖祠”修建的很大气,闻喜县政府为了保护裴氏家族文物,发展旅游业,决定建立裴氏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裴氏碑苑、裴晋公祠、裴氏宗祠、中华裴氏文化城等景观以及商贸区和娱乐服务区。

    参观“宰相村”结束大约在10点钟,今天还计划看一个景点----张壁古堡。我们进大运高速,从灵石出口。
http://s10/mw690/0039HIG7zy7hlJFma2lb9&690


   进入大运高速向太原方向行驶。
http://s5/mw690/0039HIG7zy7hlzu6nNa54&690



   这里其实就在“绵山景区”的山脚下,距“王家大院”也很近,来过多次了,可是当时怎么没有听说呢?
http://s9/mw690/0039HIG7zy7hlzugHck68&690


     张壁古堡是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7/mw690/0039HIG7zy7hlzuug0Cb6&690


       中央电视台在《中国十大魅力名镇颁奖词》中这样说道:“张壁是世界建筑史上罕见袖珍山城,0.1平方公里的面积,古堡地道、宫殿庙宇一应俱全,军事宗教民俗历史多种文化融为一体,可进可退。方寸小城规划高超,鱼形巷龙形口、孔雀琉璃,处处可见心思其巧,张壁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
http://s6/mw690/0039HIG7zy7hlzuBIKp05&690


   张壁古堡是个袖珍小城,面积只有0.1平方公里,却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遗存。
http://s4/mw690/0039HIG7zy7hlz0HG4Xe3&690



   张壁古堡是中国现有较为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星象、宗教活动为一体,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

       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
http://s2/mw690/0039HIG7zy7hlzv1AUF91&690

http://s13/mw690/0039HIG7zy7hlzv7dTubc&690


   从十六国时期始,古堡大致经历了坞壁、军镇和设防性村落等几个阶段,在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独特军事防御体系、
http://s3/mw690/0039HIG7zy7hlzviyHMe2&690


     其地下建有长约万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堪称“地上地下双城子”。古堡地下遍布地道,四通八达,并与地面建筑巧妙勾连。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2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
http://s11/mw690/0039HIG7zy7hlzvpam60a&690


   这地道的规模很大,地道呈网状结构,高约2米、宽约1.5米,弯曲迷离。堡外北面和南面的沟崖间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内留存有通风孔,还有水井与地面相通。
http://s12/mw690/0039HIG7zy7hlzvuxFpeb&690


     地道功能齐全,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看来咱们的“地道战”是有着优良的传统。这个是“将军窑”,是军事统帅的住处和指挥部。
http://s16/mw690/0039HIG7zy7hlzvABr14f&690


   
空王行祠”
重修于明万历41年,公元1613年,距今396年。大殿坐北向南,殿内塑有空王佛像,山墙绘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画。

   殿顶的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刀工细腻,烧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另
http://s11/mw690/0039HIG7zy7hlzDN38C6a&690


   屋脊上的琉璃装饰让人赞叹不已,在屋顶上的装饰雕塑能这么生动、形象还是很少见。
http://s14/mw690/0039HIG7zy7hlzDZ0Qd8d&690



   在空王佛行宫的前廊下有两尊罕见的琉璃碑,东侧的石碑记述了空王佛修炼成佛的艰苦历程,西侧的石碑记载空王佛行宫修建的经过。
   但凡某某古迹用玻璃罩上,那肯定是不一般,果不其然!


   张壁古堡融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军事宗教、民俗历史、星象文化为一体,因“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而闻名海内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这里的所有路口都是丁字,没有十字。

   具有完备的城市形态,具有很好的军事防御功能。古堡海拔1020米,三面沟壑,一面靠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http://s5/mw690/0039HIG7zy7hlzE3qsc04&690


   小小的古堡竟有三座戏台,城堡里的村民安居乐业,过得很悠闲。
http://s13/mw690/0039HIG7zy7hlzEbeji6c&690


   古堡只有南北两个堡门,红顺街(主街)连接南北堡门,长不到300米,街东3条小巷,街西4条小巷。主街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到处是古迹胜景,古香古色。
http://s11/mw690/0039HIG7zy7hlzEfcMi4a&690



   看远处这课树木枝叶繁茂,它不是一棵树,是两棵树抱在一起。
http://s8/mw690/0039HIG7zy7hlzvFWsLe7&690


   “槐抱柳”的古槐有千年的树龄,而柳树只有六十余年树龄,能够天衣无缝地长在一起,真的是很奇特。
http://s8/mw690/0039HIG7zy7hlzEllfV67&690


    这上面说古槐原有6棵,其余5棵毁于1947年的战火。
http://s14/mw690/0039HIG7zy7hlzEpM85cd&690


         张壁古堡的精彩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原来只想看一个有古地道的城堡,没有想到张壁古堡如此精彩!具有夏商古文化遗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袖珍古堡。
http://s13/mw690/0039HIG7zy7hlzEw7WA2c&690


   张壁古堡有许多头衔:“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特色景观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山西十大新锐景区”等六项桂冠,张壁古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世人高度关注。这说的一点也不过分,真的是太好了!

   参观完毕,在出口看到一个造型很独特的“士兵”在给大家指路,看这面相,还有这姿态,点个“赞”吧。
http://s5/mw690/0039HIG7zy7hlzENiiE24&690


   在忻州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溜烟地回到北京。忻州到北京不到500公里,一路上顺利。
         2017年10月5日,我们一行8人分乘两辆车离开北京,开始为时8日的晋南自驾游,中间虽然也进入了陕西和河南,但大部还是在山西。整个游览过程顺利,于10月12日回到北京。
   山西是人类和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区域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是帝尧都城所在地。自驾游山西已有十余次,自以为差不多,此行又颠覆了对山西的认识,真是看也看不完,查了一下山西的“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一!(有452处),还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国历史最长最完整的地区之一。500年中国看北京,5000年中国看山西!还有这么一句话: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本人深以为然。
   还差得远呢,策划一下还得去。

          全文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