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寒以及中医的各种虚,营养师怎么看?

标签:
芙蓉营养师私人营养餐单定制宫寒脾虚 |
分类: 养生误区知多少 |
在营养咨询的过程中,关于宫寒的问题很多,有的妹纸甚至自己给自己诊断为宫寒体质,小肚子脂肪多,摸上去还冰凉,不容易出汗,还容易长胖。。。
再有就是大姨妈久久不来,去看中医诊断为脾胃虚,气虚或是血虚,总之就是各种虚,但是西医又查不出来什么明显疾病,就是身心不在状态,没有胃口,没有精神,多吃一点就难受,吃不够营养又养不回来大姨妈,更没有力气运动,即使体重虚长上去,大姨妈还是没有动静,肿么办?
借着这篇微博问答,把这些问题好好捋一捋:
微博提问:
老师您好,想问问您对中医调理身体方面的看法。养姨妈除了三餐合理饮食之外,中药或是中成药有用吗?还有中医上经常说到的“宫寒”这个概念,西医方面又讲子宫作为一个内脏器官,会保持恒定温度,不会独自制冷;而且吃的食物是走的消化系统,并不会对子宫产生影响。
可是经期吃冰冷的东西还是会肚子痛,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中医上的经络穴位,有很多说法说按压某条经络、穴位或是拔罐、刮痧等等会有某些效果,您又怎么看呢?
微博回答
亲,你这一系列问题问的非常好,可以说它们也是我自己也在经常思考的东西。本篇问题,且当作一次学习交流,我们来聊聊从营养的角度和如何看待中医的诸多说法。观点不一定全部正确,欢迎讨论。
关于中医的争议很多,但是作为一个营养师,我个人的观点是,有选择地吸收,借鉴,不要全盘否定或者全盘接受。举个简单例子,《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和我们膳食宝塔就基本吻合。
但是,中医讲的传统坐月子诸多习俗,和现在营养学就出入很大。其实,我们要考虑中医的诞生时间和整体的物质、生活条件,艰苦的远古时代,大多数平时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所以生了小孩还就得大补,就得捂着,不能洗澡,不能受风…但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冬天有暖气,人们也不缺营养,所以再来那一套,产妇身体势必出问题。
第一个问题,养姨妈除了三餐合理饮食,中药或者中成药有用吗?很多妹纸都有遭遇过养姨妈吃中药的经历,也的确有喝中药调养好了,但是大多数没有这么幸运。
甚至可以说,即使是喝中药养回来了,也是饮食上做出了改善和调整,例如忌生冷寒凉,把有限的胃口留给了营养密度更高的主食和脂肪。营养和热量充足了,大姨妈自然来了,如果说中药有用,那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改善脾胃消化能力,改善睡眠质量,通过这些间接调养好了大姨妈,营养均衡,热量充足才是根本 。
第二个问题,关于宫寒。很多人看过中医都说自己有宫寒,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表现就是畏寒,消化不好,容易胃堵胀气,手脚和小肚子冰凉,脸色差,精神差,皮肤头发状态也不好,甚至有贫血…总之,十个女人八个虚。
但事实是,就大多数情况下,她们只是营养不良或者营养不均衡导致。很多人长年节食,消化系统受损,身体各种营养素缺乏,才导致这一系列问题。一方面缺乏,另一方面有不敢吃或者吃了也不消化吸收,所以形成恶性循环。血液检查刚开始可能还查不出来什么异常,可是到了一定程度,例如贫血,月经推后甚至闭经等各种问题就爆发了。
中医上来说,是反对女性经期内吃冰的,西医则认为百无禁忌。经血是子宫内膜的剥落,因为子宫的收缩将经血排出,苦吃了冰冻食物,肠胃的温度也跟着下降,这样子宫收缩会变差,为此经血很难排出,于是形成血块,子宫为此将血块排出,只是得加大收缩的力度,这也是吃冰可能造成经痛的原因。我个人也不支持女生吃冰,即使不在月经期间。
第三个问题,关于经络,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早些年,针灸、拔罐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并不受世界认可,即便临床治疗已证明中医传统疗法确有奇效,但由于西方医学通过解剖手段无法证实中医中〝人体经络〞、〝穴位〞、以及〝精、气、神〞等物质的存在,所以一并的否认了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医文化。
而随着人类科技发展,医疗仪器也愈加精良,对人体的检测也是逐步的透彻视觉化,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穴位〞、〝奇经八脉〞等事物也逐渐在精密的科技仪器下现出原型了
克里安摄影能够确认中医里的这项知识,它显示出手上某些特定的共振点,甚至就是指尖,是分别与特定经络连接在一起的。当克里安相片上的某一区中发现了不寻常时,就能从手指或手的共振点,推断出能量在体内的哪个部位阻塞了。
像对应于肝点的那一区,若显示出微弱的或狠强的放射能量,便可以推断肝经络或其相连的身体部分能量已产生阻塞现象。
这一发现引起世界众多国家科学家的注意。上个世纪80年代后,德国、日本、美国等分别对人体辉光现象作了探索和研究。
实验表明,人体辉光的颜色和形状会根据人的健康状况、生理和心理活动等发生变化。当人们把手放在一种高频高压环境中时,手阳明、大肠经的部位会出现一连串明亮光斑。
更让人感到奇妙的是,对刚死去的人进行测试,发现人体某些部位比其周围地区发出的光要强,而这些明亮的闪光点与中医针炙图上标明的741个穴位一致。
俄国和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体存在着一个光导纤维系统,中医学中的针炙穴位是人体中经络系统对光最敏感的部位。这些都证明了经络穴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睡前按摩涌泉穴的确有助睡眠,敲打带脉的确第二天便便会很通畅,对腹部进行艾灸的确例假会很准时不淤不痛…记得有一次睡觉落枕了,去单位门诊的针灸室只扎了三个穴位,就妥妥地痊愈了,我想不出这种情况西医要怎么治好。
以上这些我有个人的见解,也有参考相对权威的资料,希望能够解决你的困惑,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