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食用油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之重要,我们中国人习惯吃炒菜,甚至先过油再炒,就是做主食也离不开油,扬州炒饭、烙饼、油条、炸糕、麻花、炸糕都是人们爱吃的,甚至很多人做清蒸的菜最后也会淋上明晃晃的油,因为有油吃起来才香嘛!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人患上各种慢性病,被肥胖和代谢综合症困扰,终身离不开吃药,而且患病趋势越发年轻化。
营养专家告诉我们,吃油要限量,每人每天不要超过3勺,要多种油换着吃。关于控制油的总量这一条,因为有明确的数字摆着,倒也还好做到。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要怎么换着吃油才算健康?家里应该常备几种油才算够?市面上常见的玉米油和花生油换着吃可以吗?只吃橄榄油可以吗?高大上的亚麻籽油要怎么吃?要回答这些问题,得先从α-亚麻酸(ω-3)说起:
α-亚麻酸(ω-3)——绝大多数现代人的营养短板
科学研究证实,亚油酸(ω-6)和α-亚麻酸(ω-3)是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的两种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入。就现代人的饮食状况而言,绝大多数人不会缺乏亚油酸,因为我们常吃的植物油,例如大豆油、花生米、玉米油、葵瓜子油等等,亚油酸含量都在50%以上,而且人们每天摄入的油脂总量还常常超标,所以亚油酸不但不会缺乏,甚至还超标。
但是,α-亚麻酸含量高的油脂非常少,除了亚麻籽油和紫苏油含量比较客观,其它油脂中含量都少得可怜,虽然一些富含脂肪的鱼也能补充ω-3不饱和脂肪酸(如三文鱼、鳗鱼、金枪鱼等),但是普通老百姓也不是经常吃这些“高富帅”的鱼类。《膳食指南》推荐的亚油酸(ω-6)与α-亚麻酸(ω-3)的摄入比例为4-6:1,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摄入比如高达20-30:1。
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失衡的健康危害
虽然亚油酸对人体健康必需,适量摄入能脂化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糠尿病;抑制动脉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心肌梗塞;维持机体细胞膜功能等等。但是科学研究证实:摄取超过总热量12%的该类脂肪酸将对血胆固醇有负效果;增加胆石形成危险;产生过多的凝血素而促进血小板凝集,易产生梗塞;促进癌细胞产生、增殖和转移;降低免疫功能;增强过敏因子活性,易过敏。最近研究还发现,它会使血压上升、降低胰岛素的感受性、增加过敏反应、使人出现昏迷症状。甚至营养学家认为,近来日益增多的抑郁症、失眠、早衰等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亚油酸摄取过量而α-亚麻酸严重不足。
α-亚麻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促进胆固醇排泄、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升高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
•降低血液黏度、降脂、降压,并通过降压和软化血管,抑制脑出血等疾病;
•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延长其降糖效应,改善胰岛功能;
•竞争性地清除亚油酸和控制前列腺E2分泌,抑制癌症发生和转移;
•遏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防治哮喘、过敏、特异性湿疹等反应;
•促使花生四烯酸代谢恢复正常,抑制白细胞的中性化,防治炎症性疾病;
•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中的EPA和DHA,减少花生四烯酸,抗衰老和老年痴呆;
•增加脑细胞和视网膜二十二碳六烯酸及磷脂,高度增强智力和保护视力;
•
亚麻籽油的食用人群
备考学生:帮助补充大脑能量,减轻应激压力,在考试中有更好的发挥;
减肥人群:能恢复体内减脂相关激素的分泌平衡,调动体内脂肪燃烧。
亚麻籽油的烹饪讲究
方法1:直接拌凉菜,或者和芝麻油(香油)混合拌凉菜。因为亚麻籽油等不耐热,最适合用来拌凉菜。还可以再加点黑胡椒粉、花椒粉、鼠尾草等浓味的香辛料,味道更棒。
方法2:做炖煮菜,可以先用适量耐高温的油来炝锅,例如花生油、茶油等,等菜快熟出锅时再放入亚麻籽油,拌匀即可,保持烹饪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
方法3:做蒸菜,无论是蒸鱼还是蒸蔬菜,先不放油,等蒸熟后淋上亚麻籽油和其它调味品即可。
方法4:做汤羹。无论是西红柿鸡蛋汤还是蘑菇瘦肉汤,先不放油,等汤快煮好时,放入亚麻籽油和其它调味品。
方法5:把亚麻籽油和其他油混合在一起,用来做饼、做面包等,也可以用于拌饺子馅、馄饨馅、包子馅等。
两点注意:
不宜炒菜:亚麻籽油所含的α-亚麻酸(ω-3)有三个双键,属于高度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耐热性很差,一旦加热,氧化聚合速度非常快,也会产生有害的油烟,所以日常不宜用来炒菜,当然也不适合油炸油煎。
深色瓶子保存:α-亚麻酸(ω-3)特别容易氧化,特别是打开瓶之后,经常开盖,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油脂就会吸收氧气,逐渐形成一些叫做“氢过氧化物”的东西,对健康不利,所以用深色的瓶子保存,干燥阴凉处保存。
芙蓉温馨提示:市面上亚麻籽油云龙混杂,真伪难辨,想要购买靠谱的亚麻籽油,可以扫码关注“美好食材”,一起享受美好健康生活!美好食材,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