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祝寿的贴心叮聆

标签:
芙蓉营养师老人祝寿 |
分类: 不同人群怎么吃 |
为老人祝寿的习俗从唐代开始盛行,是晚辈对长辈祝福寿辰、祝愿长者长寿的一种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浓浓的亲情。《诗经》早就有关于“寿比南山”、“万寿无疆”等祝寿的词语。《尚书·洪范》将“寿”排在五福之首,可见“寿”在人们心目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为老人祝寿,不同年岁、不同地域都有很多讲究,吃寿面、寿桃和喝寿酒大概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习俗,现代人往往还会为老人订上生日蛋糕,办一场中西结合的寿宴。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给老人祝寿的那些事:
“寿面”的起源
传说汉武帝有一次与大臣们开玩笑说,人的寿命长短与人中有很大的关系,谁的寿命长,那么他的人中一定也很长。东方朔便接口说,那么彭祖活了八百多岁,他的人中一定很长,他的面孔更是不知有多长了。此说本是戏言,但经过长期流传以后,人们却真的以为人中长、面孔长的人寿命就也一定很长。由于“面孔”的“面”与“面条”的“面”同字同音,于是民间便以为吃了面条就会使人长寿。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面条形状绵长不断,“面”与“绵”两音相谐,容易使人联想到长寿。
“寿酒”的起源
为老人摆寿宴,是离不开寿酒的,因“酒”与“久”谐音,“祝酒”也就成了“祝久”的意思。以酒祝寿,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豳风·七月》中说:“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思是说众人跻身公堂,举起牛角酒杯,祝主人万寿无疆。
老人寿辰的雅称
自古以来,老人的寿辰都有雅称,在我国民间,人们对不同年龄的寿辰称呼是不同的。50岁称“艾寿”;60岁称“花甲寿”,此外也有称“耳顺之年”、“还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寿”,70岁还被称为“悬车之年”、“杖国之年”;80岁、90岁称“耄耋大寿”、“朝杖之年”;100岁称“期颐”。此外,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由于古代草书“喜”字很像七十七,于是便被称为“喜寿”;米寿指88岁,因为“米”字拆开,正好为八十八,所以古时称八十八为“米寿”;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为“白”,因此古人雅称99岁为“白寿”;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字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因此民间称108岁为“茶寿”。
为老人祝寿的健康叮铃
1、
2、
3、
4、
5、
原创博文,媒体刊登或转载请联系本人
qq:1300281451
微信公共号:芙蓉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