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的4个健康隐患,营养师教你如何挑选?

标签:
芙蓉营养师速冻食品僵尸肉 |
分类: 热点事件之我见 |
无论“僵尸肉”的新闻是真是假,现在想起来都令很多人心有余悸。自从人类发明了冰箱,生活变得SO EASY,速冻饺子、馄饨、汤圆、小笼包等主食,买回来囤在冰箱,随时想吃随时吃;速冻各种丸子,都是做火锅、麻辣烫的必备品;甚至还有各种鸡排、鱼排、骨肉相连、羊肉串、油条半成品等等,连味都调好了,回家用油锅一炸,跟外面卖的一模一样,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速冻食品深受人们欢迎。然而,速冻食品也有一些暗藏的健康隐患,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出问题,如何如何挑选靠谱的速冻的食品?
速冻食品的几个健康隐患
1、致命菌超标。经常有超市被曝出速冻食品金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超标的新闻,尤其是金色葡萄球菌,带肉馅的速冻食品中最为常见。虽然它本身不耐高温,但是会产生很厉害的细菌毒素“毒素A”,这种毒素非常厉害,煮沸10分钟也难以破坏,进入人体内会轻则引起肠炎、呕吐、腹泻,严重时会出现肺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2、饱和脂肪和盐含量高。肉馅的饺子或者馄饨,为了口感和降低成本的需要,通常会选择肥肉成分偏多的猪肉,为了做出“多汁”的效果,甚至会在馅料里加入肉皮冻。此外,各种速冻的丸子也是饱和脂肪的重灾区,所谓的鱼丸、蟹棒、牛肉丸等,都是脂肪、淀粉、香精、色素、少量的肉糜(也可能根本没有)再加上其它食品添加剂制成,为了保持弹滑的口感,还可能有非法添加硼砂,饱和脂肪含量也在20%以上,盐分和嘌呤含量也不低,对心血管健康和体重控制都非常不利,一些廉价的自助火锅和街边麻辣烫都是这种食材。
3、食材营养流失甚至提前过期。一些速冻食品虽然食品包装上说明-18℃可以保存3个月时间,可是-18℃这个前提条件很难满足,一来是超市冷柜顾客长时间随意翻动,导致环境温度升高,二来是从买回到放入自家冰箱途中可能已经部分解冻,三是自家冰箱的冷冻室温度很难达到-18℃,尤其是冰箱冷冻室比较满的情况下。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食材维生素的流失、脂肪的氧化酸败和蛋白质的变性。
4、掩饰食材本身的不新鲜甚至变质。最优质的食材一般不会用来制做带馅的食品和速冻食品,只有一些肉糜、鱼糜、甚至内脏等下脚料才是制作它们的首选,在盐、糖、香辛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的掩饰下,食材的低品质能很好地掩盖起来。此外,一些速冻的鸡腿鸡翅、鸭腿鸭胸、兔腿、虾仁、鱼块等等都可能出现食材在速冻之前就变质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价格低得离谱的特价速冻商品。
综上,建议尽量少吃速冻食品,多吃新鲜的食物。但是,速冻食品毕竟也不是毒药,作为没有时间买菜做饭时的应急储备食品,还是相对靠谱的选择,毕竟它的营养比起饼干、薯片和方便面还是要强很多,只是注意挑选速冻食品的一些原则和技巧:
1、
2、
3、
4、
5、
此外,冰箱也不是保险箱,即使上述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也应该尽快吃掉,而不是一放几个月甚至半年才想起来吃,费电不说,口感也大打折扣,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还损失殆尽。
qq:1300281451
微信公共号:芙蓉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