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5年德国人评选了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德国人,古腾堡排在第八位,在巴赫和歌德之后,俾斯麦和爱因斯坦之前。为什么大家对古腾堡的评价如此之高呢?因为它发明的印刷术使得知识在欧洲传播,并且最终摧毁了旧世界。我们还是不妨从一些故事讲起。
古腾堡在发明印刷术之后,当然不满足印点日历了,他想做一件流芳万世的事情,印一本名著,而在当时最有名的名著就是《圣经》了。当然,这是一件非常耗资的事情,因为《圣经》篇幅很长,即使中文版也有100多万字(大约是史记两倍的长度),拉丁文版就更长了,这需要很多钱,古腾堡自己的那点钱肯定不够,于是他找到了一个银行家弗斯特投资,这有点像今天的风险投资。弗斯特出钱买了纸张和油墨,古腾堡开始印刷,他俩边印还边改进印刷机。
图
3.8.1古腾堡印刷的42行圣经
古腾堡最早印出来的《圣经》每页,因此它们有被称为四十二行本,或者古腾堡版的《圣经》。这些《圣经》采用对开的版式,每页两栏,全书共有335万个拉丁字符,分成了三十卷。全书只用了300多个不同的哥特体活字,这体现了拉丁文用活字来印刷的优势。一个有六名排版工人参加排版,经过两年的时间排版和印刷,它们在1455年终于出版了,请大家记住这个年份,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圣经》的四十二行本是传世之作,今天全世界只有25本完整的古腾堡四十二行版流程于世,其中9本在美国,包括在耶鲁大学的一本,大家可以到它的珍本图书馆看影像。今天每一本四十二行版都价值连城,1926年时的收藏价已经高达36万美元了(一个德国搜藏家从英国买了回去),这在当时大约相当于半吨多黄金的价格。
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书在欧洲是超级贵的东西。因此古腾堡印出了《圣经》后,就让小贩们拿到欧洲各地去卖。据说有一次在一个城堡当地人把一个小贩当小偷抓住了,原因是在他的行李中居然有很多套《圣经》,在当时人们根本想不到书这东西还能批量生产。
印刷术的出现除了传播知识,还让三个行业兴起,书商、排字工人和作家。我们今天先讲书商,明天再讲排字工人和作家。
第一个和古腾堡合作的弗斯特并没有挣到钱,事实上在商业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常常会被毒死。他一气之下把古腾堡告上法庭,当然古腾堡也没东西赔他,于是他就要求获得印刷术的发明权,并且得到了。弗斯特是个商人,没有流芳万世的远大理想,拿了印刷术后,就和另一个商人舍费尔合作印了一对日历啊,赞美诗啊等通俗读物,终于赚到了钱。这就如同今天的出版业,经典著作常常没有通俗著作赚钱一样。弗斯特和舍费尔成了最早的出版商,一辈子印了30多种书。
抄书的生意在印刷术诞生之后还持续了一段时间,然后才衰落。在印刷术传播的过程中,古腾堡的徒弟们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和毕升一个人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没有了下文非常不同。那些年轻人带着技术和印刷机,义无反顾地走向欧洲各个城市,他们自己寻找投资,印刷当时数量有限的图书。于是在德国迅速出现了一大批印刷商人,他们到了欧洲各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正是靠这批印刷工人和印刷商人的走动,才使得印刷术的一迅速普及。因此,很多新技术的普及,是需要大批人共同努力的。
古登堡后来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合作伙伴,纽梅斯特。后者把印刷术带到欧洲各地。1460年前后,他来到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开始出版另一本经典之作----但丁的《神曲》,这也是一部厚的不得了的大部头书,纽梅斯特也因此赔了钱,还被债主送进了监狱。出狱后他来到了法国,后来有到了维也纳,随后定居在法国,一路走一路传播印刷术。
为印刷术早期普及做出重大贡献的,除了德国的书商,还有教会,因为当时教会一来有需求,而来有资金。早期的印刷物很多是宗教读物,除了《圣经》,更多的是各种赞美诗。于是很多教会的上层人物,干脆自己当起了书商。书商一多,两种人就成了稀缺的资源---排字工人和写书的作家。
图3.9.2
欧洲早期的印刷作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