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3月7日

(2015-03-08 01:24:00)
标签:

杂谈

#文明之光##发明365#38日 有关书的发明(4--有争议的发明家古腾堡


活字印刷术是毕升发明的,但是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包括中国人也承认)真正发明可实用的活字印刷术的是德国人古腾堡呢?因为古腾堡是最后一个发明人,或者说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好用,因为很多工艺问题没有解决,而古腾堡解决了一系列的工艺难题,把活字术变成真正有用的发明,并且因此而改变了世界。因此,过分强调谁比谁更早意义不大。

在欧洲语言中,因为字母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使用活字印刷比在中文里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活字的制作非常容易,只需要做好模具,然后将铅和锡的合金浇注到模具里,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铅字(古腾堡发明早期的活字使用铅锡合金,后来的钢字也沿用了“铅字”这个称呼)字母了。由于是采用铅字而不是胶泥的活字,书这也可以排得非常整齐,对于字中间的空白,古腾堡采用了小铅条。

当然,如果古腾堡只是发明这样一种排版的方法,那么他比毕升并没有走多远,古腾堡更关键的是发明了手摇印刷机。这种印刷机可以完成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工人将排好的模板固定在光滑的大理石面上,子面朝上,抹上油墨。然后通过螺杆调节好相应的位置。印刷每一张纸的时候,要将纸张浸湿放在模板上面,然后拉动摇杆,将顶部的对称机件缓缓压下,这样在纸上就印出了文章。这种机械的原理,在古罗马人榨橄榄油和葡萄汁的机器中也可以看到,而古腾堡恰恰是受了它们的启发。由于早期的顶部对称机件是木制的,压力不是很大,因此有时要压两次才能印出颜色足够深的书页。

2015年3月7日图 3.8.1 古腾堡

古腾堡还发明了一整套的印刷流程。首先是排字,先把要印刷的书(手稿)拆开,放到排字盘中,由排字工对照着排好版。第二步是校对,第三步是装版。这些完成之后就可以印刷了。印刷时,两个人要配合工作,一个人上墨,另一个人印刷。这样流水线式地工作,使得印刷的效率非常高。

2015年3月7日 3.8.2复制的古腾堡印刷机。

基于活字术的印刷机和印刷流程是古腾堡发明的,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但问题是,这些印刷技术,尤其是采用活字的方式是否是古腾堡发明的。这里面就有疑问了。一种说法是,活字术是从亚洲传过去的,并且最终都可以归根到毕升的发明。其实在古腾堡之前,亚洲就有了铜质的活字,虽然它没有被用了印刷整本书。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些都是古腾堡自己想出来的。那么那种说法对呢?要说清楚它,我们还得看看古腾堡的生平。

古腾堡14世纪末(1398年)出生在德国一个金银匠的家庭,后来居住在德国的名城斯特拉斯堡(莫扎特的故乡),在那里他一度研究大批量生产镜子的工艺,不过后来转到了印刷术的研究上,天天摆弄压力的印刷机(雏形),铅板(还不是活字)等部件。如果他就是这样发明了印刷机的呢,应该将他是独立发明的。而且各种记载表明古腾堡是个非常精通机械,而且富有创造性的人。不过接下来他的履历就出现了长达6年的空白时间,大家不知道他去哪里了,然后他就在另一个德国城市美因茨出现了。在那里他发明了上面这一套活字印刷术和印刷机,并且开始印刷出了拉丁文的语法书和历书。今天,无法找到确凿的资料证明他是否从某个渠道学习到了活字术,因此欧洲人只好将近代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古腾堡。不过,我个人认为,在他履历空白的六年里,他可能外出从欧洲其他地方学到了活字术。因此,我认为,采用活字术,是古腾堡受到了间接来自东方的启发,而利用活字术发明了近代印刷术,则是古腾堡的功劳

明天我们就讲讲印刷术发明之后,对欧洲产生的巨大冲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