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 1月30日 瓷器的发明(下)- 从发明到量产

(2015-02-02 01:43:29)
标签:

杂谈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 1月30日 瓷器的发明(下)

上集说到瓷器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上釉被中国工匠们发明了。[http://www.weibo.com/p/1001603805262682156631],接下来还差一步,就是创造持续的高温。我们今天继续。

如果说窑工们注意到自然上釉的现象还只是一个偶然发现,那么草木灰上釉法则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主动发明。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人类发明史上,其作用不亚于我们常说的中国四大发明,因为它解决了一个困扰人类几千年或许上万年的问题——怎样让烧制出的器皿不渗水。它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将继续改变世界。我们有时说到发明和创新,必言乔布斯,必言爱迪生和福特,但是相比之下,发明这项上釉技术的人(而且很可能是一批人)更伟大。他们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荣。他们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项发明的重要性,然而,它改变了世界的文明史。

1100度左右的温度下烧制出来的仍然是陶器而不是瓷器。陶器和瓷器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将两者打碎,比较端面就能看出:陶器的断面还呈颗粒状,用一个铁钉子刮一刮它还会掉渣,因为陶器内部的高岭土粉末虽然粘连在了一起,但是它们只是粘在一起的细小颗粒,不是一个整体。如果放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它们就像是一个个被焊在一起的小钢球,而不是一块铁板。但是瓷器就不同了,它的断面是整齐的,而且用铁钉根本划不动。因此,要烧制出瓷器,炉窑的温度还得升高。

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中国人的陶器烧制技术不断提高。当窑内的温度到了1250—1300度时,奇迹再次出现:高岭土坯呈现出半固态、半液态的质态。高岭土内部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本的粘土颗粒完全融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像晶体式的结构,等冷却下来时,就形成了瓷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瓷器端面,它像铁板一样,是完整的一块,因此,它的强度要比陶器高得多。正因为如此,瓷器可以做得很薄,加上它有半透光性,看上去温润如玉。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 <wbr>1月30日 <wbr>瓷器的发明(下)- <wbr>从发明到量产图2.2.1 青瓷扁壶(图片出处: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picture/5916998/5982387/0/aa251d4f4beb5968afc3abdf.html?fr=lemma&ct=single#aid=0&pic=aa251d4f4beb5968afc3abdf

中国最早的瓷器出现在什么时候,至今仍有争论。过去一直认为应该是在隋唐,但是后来出土的一些早期瓷器证实,在三国魏晋时代中国应该已经开始生产瓷器了,虽然那些瓷器的质量不高。1970年在江苏金坛县一处西晋墓葬出土了一件青瓷扁壶(图),它是三国末期浙江上虞窑烧制的。严格来讲,这件青瓷器的品质和后来的有非常大的差别,比如有少量的釉层剥落现象,但是它胎质已经细腻,不再是陶器的小颗粒状,因此烧结坚硬,最重要的是它不吸水,这是瓷器典型的特征,因此说明在三国到西晋时期已有少量的瓷器了。至于瓷器产生的年代是否更早,以及最早期的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器皿到底算陶器还是瓷器,海内外学者观点各不相同另一点需要注意,制作一两件瓷器和能够规模生产完全是两回事。汉学家、《世界史上的中国》(China in World History)一书的作者西蒙亚德里安阿谢德(Samuel Adrian Adshead)倾向于认为规模量产的瓷器制作始于唐代,因为后来出土了很多那个时代的越窑瓷器。但即使在唐代,陶器仍然占主导地位。当时最有名的陶器当属唐三彩了。而瓷器的普及,则要到北宋时期。

烧制瓷器的几个关键要素:高岭土、上釉技术和高温在中国已经具备了,要量产瓷器,就需要大量的燃料。上天不仅赐给了中国丰富的高岭土储备,还给了中国广袤的森林(至少在500年前依然如此)。因此,瓷器由中国人发明,并且垄断近上千年,似乎是老天对中国特殊的眷顾。中东地区由于缺乏高岭土和燃料,从三千多年前发明高质陶器后,几千年来在制陶技术上都没有突破,今天依然在烧制陶器。当然,光靠老天爷的眷顾是无法让中国人在瓷器上领先和垄断近千年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在瓷器制造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为了大批量生产瓷器,需要修建能够达到高温的大型瓷窑。生过火的读者都知道,无论是扇子还是鼓风机都可以让火烧得更旺,因为这样能及时补充氧气。当然,另一个办法是修建一个高高的烟囱,它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将外面的空气吸进炉膛。在中国南方,瓷器工匠们想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法,他们利用南方多丘陵的地势,将瓷窑依山而建,这些瓷窑通常有几十米长,高处比低处能高出10米左右,作用相当于高高的烟囱,这样能让体积很大的瓷窑长期保持高温。这些发明在当时的意义远远超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炼钢厂,因为没有这样的技术,瓷器很难量产。中国古代的这些瓷窑相比古埃及和中东地区的小炉窑,就相当于现代化炼钢厂相比1958年中国农村建的土高炉。在接下来的近千年里,中国不断改进炉窑。正是靠这样的高科技炉窑,中国生产出了大量的瓷器,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 <wbr>1月30日 <wbr>瓷器的发明(下)- <wbr>从发明到量产图2.2.2 上林湖越窑遗址,沿着山坡而建,长数十米。

下集预告:青花瓷的发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