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心净化论(923)唐太宗题焚经台诗

(2025-10-16 19:03:26)
门径萧萧长绿苔
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
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定是非凭烈焰
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
吹尽当年道教灰
(宋真宗注   说有敏感词)
【海印赞评:这首《唐太宗题焚经台诗》和宋真宗注,放在经的最后,应该算是《佛说四十二章经》的跋了。在经首的《四十二章经序》中,宋真宗说,昔唐太宗组织十人抄手,将抄录的佛经分送各州郡劝勉流传。这放在经末的唐太宗题焚经台诗,记述了《佛说四十二章经》传入汉朝,开始广为尊崇,而当年道教的“杜撰”和“灰”终被唾弃。宋真宗注释详细说明了这个过程,从汉明帝夜梦金人开始,到派使者前往西土迎接;从在月氏国得遇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到建白马寺陈列国礼佛像佛经;从道士们认为“帝弃我道教,远求胡教”,上表汉明帝请求比试,到西坛上堆满《道德经》等书籍,东坛上放置白髦佛像和贝叶经;从烈火焚烧之后,道教仅剩《道德经》,其他伪经焚烧竟尽,故而从此出现了所谓“杜撰”即伪造一词,到汉明帝率群臣共见,东坛佛像和四十二章经烧不能坏,只见五彩祥光,天雨宝花,天乐自振,叹未曾有;从有二道士当场气绝身亡,到现场六百二十道士,一百多位大臣和宫人彩女当场归依佛门;从佛教从此流通,州县普遍建寺敬僧,到后人陆续往西方取经不断,使得生灵含识众生皆得蒙受佛恩不绝。以上这些故事,现存于《乾隆大藏经》中,故海印有幸得以读诵。近从网上偶然看见有人说“唐太宗题焚经台诗”是“伪诗”,其理由一是唐太宗姓李,尊崇老子李耳的道教,故而不可能写“题焚经台诗”;二是诗中“白马亲从印土来”的“印土”二字,当时没有此说,在唐玄奘三藏法师取经回来后,才有“印土”一词。不过,我们也许记得,唐三藏法师取经回来时,唐太宗曾亲自迎接,敕建大雁塔供奉佛经并作翻译场馆,三次聘请唐僧为国师,均被唐三藏法师婉拒。唐三藏法师除了翻译六百卷《大般若经》和众多佛经如著名的《心经》等,还著有《大唐西域记》,而唐太宗经常听唐僧说法,曾组织十人书法家抄写佛经分送州郡,难道不会用“印土”一词?我们经常会犯的过错,就是凡事都从主观立场出发,不知道“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结果除了《道德经》,其他道教书籍成了杜光庭的“杜撰”,被烧成了灰,而被贻笑大方。现在有人,哗众取宠攻击”唐太宗题焚经台诗“是伪诗,意图证明自己比宋真宗高明,比乾隆高明,是否成了只问立场,不论是非的“杜撰”。梁启超曾攻击《楞严经》是伪经,最后自己除了忏悔,还下地狱接受泥犁耕舌的惩罚。所以,我们为人说话能不慎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