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尘隙

(2025-10-10 15:02:48)
标签:

佛法

赞评

人心净化论(922)佛说四十二章经(107)
佛经原文接上)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尘隙,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弊帛,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视四耨水如涂足油,视方便如筏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求佛道如眼前花,视求禅定如须弥柱,视求涅槃如昼夜寤,视倒正者如六龙舞,视平等者如一真地,视兴化者如四时木。(宋真宗注:夫至圣圆通道无不在,岂于世谛而有分别哉。蓋以大慈利生随机悟物,谓王侯之贵不可恃,金帛之宝不可贪,故兴尘隙、瓦砾之喻,以制其欲心;又以方便之门、无上之乘、佛道禅定之名,涅槃平等之类,可循而不可致滞,可习而不可迷。方因广去就之喻,以防执缚之萩也。闻道之士可以叩寂而悟之焉。)
【海印赞评:佛说:我视王侯之位如同尘隙一样,视金玉之宝如瓦砾一样,视细绢衣裳 如弊帛之服一样,视大千世界如掌中之果一样,视天河四水如涂脚之油一样,视方法便用如渡河船筏集聚宝贝一样,视无上乘如梦见金锦玉帛一样,视求佛道真谛如想抓住眼前空飞金花一样,视追求禅定如象须弥山柱立一样,视求涅槃如白天黑夜都睡醒一样,视倒正颠倒如六龙飞舞一样,视平等无别如在一真之地一样,视兴起生化如四季树木一样。宋真宗注释说,佛道至圣圆融无碍,无时无处不在,怎么会与世间法而有不同呢。佛以大慈大悲利益众生,随机教人开悟事物,说王侯之贵不可恃,说金帛之宝不可贪,便用尘隙、瓦砾等等比喻,用以制服人的贪心;又以方便之门、无上之乘、佛道禅定之名,涅槃平等之类,可以遵循而不可被其阻滞,可以修习而不可被其迷失。方便之法用许多去就的比喻,以防执着束缚于蒿类植物,被其迷蒙而不见四时之树木。闻道之士可以叩问寂静而开悟了。《佛说四十二章经》到这里便是最后一章,世尊用许多比喻说明求道问道的开悟之法。佛曾说许多道理难以言说,故用比喻让人明理。比喻就是用已知事实作类比,作推定未知事实之用。有些道理用言辞说不清楚,用比喻一说,马上就能明白。比如说视王侯之位如尘隙,让人想起有人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人记起有人曾写“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与佛说“视王侯之位如尘隙”有什么区别?在世间法中,王侯之位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但都是“作了土”;在出世间法上,这是无常,这是苦空不净,所以悉达多太子为脱生老病死,主动抛弃王位,离别妻子,逾越宫门城墙而去求道。太子削发割须换上粗衣,修苦行六年,曾经日食一粟,又在雪山林下修空无边处定等,终于在菩提树下睹大明星而悟道。世尊以普通凡人成圣,故而成为所有人可以学习的榜样;世尊说法随机应教,故而成为所有众生的老师;世尊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故而成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让志愿求道者一生一世、累生累世勤学苦修的佛教,佛学,佛法,其高者无顶,其广者无涯,其深者无底,其厚者无测,其蕴者无限。佛自放光,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佛是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真乃“天上天下无如佛”,故而有开经偈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真正修学之人,会有如尝甘露之喜悦,会有如醍醐灌顶之觉悟,会有如痛哭流涕之慈悲,会有尤精进不退之动力,这绝非虚言及诳语。佛用一系列比喻,如用王侯之位不可恃,金帛之宝不可贪,锦衣玉食不足贵,以制服人的贪心;如用视大千世界如掌中果,视四耨水如涂足油,视方便如筏宝聚,以对治人的嗔心恨心嫉妒心;如用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求佛道如眼前花,视求禅定如须弥柱,视求涅槃如昼夜寤,视倒正者如六龙舞,视平等者如一真地,视兴化者如四时木,以破除人的痴心迷心慢心妄心和疑心。由此我们知道尊与卑,重与轻,贵与贱,大与小,清与浊,此与彼,真与梦,虚与实,定与动,寤与寐,倒与正,平与等,运与转,等等,不可执着有,不可执着空,有而非空,空而非有,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当我们把佛说这十三个比喻弄明白了,就会懂得六祖慧能的偈语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写了偈语,被五祖宏忍传授衣钵,我们懂了有什么好处?也许就会知道苦集灭道,就会明白十二缘起,就会了生脱死,就会得无漏智,就会得大圆镜智,就会觉得“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愿成菩萨者,继续精进,得不退菩提。得了么?“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诸君得入一真之地,终会占有一席之位,或许还能分席而坐。“神仙都是凡人做,就怕凡人心不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