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心净化论(828)佛说四十二章经(13)

(2023-10-22 09:57:39)
标签:

佛法

赞评

佛经原文接上)爱欲断者,譬如四支断,不复用之。宋真宗注:爱欲断尽而得圣果者,譬如断其四支,更不可续。圣流断其爱欲,更不再生惑业也。)
【海印赞评:世尊说过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以后,告诉我们“爱欲断者,譬如四支断,不复用之。”诚如宋真宗所注释,爱欲断尽获得圣果,就是去除了见惑和思惑,譬如断了四肢,不可继续使用断肢;行在四真道圣流中,就不会再生起惑业,也就是会永不退转。求道的修行人,此时如果再生见、思惑业,就不能获得圣果。可见获得圣果,前提就是爱欲断尽。那什么是爱欲?爱,在佛学里是十二因缘之一,也是五十字门之一,是贪图、染着之意,“贪染名爱”。爱有染污之意,即贪爱,如爱妻子儿女等;爱无染污之意,如爱师长等。爱有多种多样,如“异見成憎,同想成爱”,因为意见相异不同,往往相憎相恨;因为想法相同相感,往往相亲相爱。爱由亲爱变成贪爱,欲由乐着变成贪欲,爱欲便成为轮回之根本。譬如境界爱,临终时对眷属家财的爱着心;譬如自体爱,临终时对自己身体的爱着心;譬如当生爱,临终时对于当来生处的爱着心。这些贪爱之心,都会决定自己魂灵的趣向。关于了生脱死的学问,惟有佛法说得清楚明白,故而世尊在《楞严经》中说:“爱心永脱,成阿罗汉”。阿罗汉不是不要爱,而是不要贪爱,没有对物的贪图,没有对色的贪欲,没有爱的思惑,没有见的见惑,断了爱欲,不生惑业。修行小乘的菩萨,在三大阿僧祇之劫中,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不断烦恼而运大悲以救众生,叫做“爱见大悲”,其爱实际是思惑,其见实际是见惑。为了能断见惑、思惑之烦恼,能够伏惑行因,故认能爱所爱二相,其大悲亦虚妄不净,故令人有疲惫之想,亦需要舍离之。前人感叹说,学佛真的很难,非大丈夫不能为也,这不是虚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