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790)观佛三昧海经(304)
(2023-03-12 11:53:05)
标签:
佛法赞评 |
(接上)佛告诉阿难说,佛灭度后,我诸弟子想要观十方佛的,在念佛三昧中不仅知晓粗相,还应自然知道无量妙相。这样观的人就叫做正观。如果不这样观,名为邪观。得此观者,见佛无数,不可限量。入此定者,名见一切诸佛色身,亦得渐渐入三空门。游此空者,诸佛力故,心不着空,于未来世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是名不忘菩提之心,正顺佛道。
【海印赞评:佛在次第说了观十方佛后,现在告诉阿难,在佛灭度以后,观佛在念佛三昧中不仅知晓粗相,还应自然知道无量妙相。粗细是相对的,一般将小乘之行的人称为粗人,把大乘之行的人称为细人。所谓粗相,是指分别无明的六种相状。一、总相,是指一体包含多样,比如人身包括眼耳鼻舌等诸根而为一体。二、别相,是指多样不同而非一种,比如身根虽为一体,而眼耳鼻舌等各有自己形状。三、同相,是指虽有多样但不抵触,各以自义组成一体之义,如眼耳等各以自义组成身体,形成部分与整体。四、异相,是指多义相望,各异形类,如眼耳等相貌各异。五、成相,是指多义正缘起而成一总,如诸根缘起而成身体。六、坏相,是指多义各住自法而不移动,如眼耳等各在其位而各自为用。以上六相,依体、相、用之三大,分为平等、差别之二门,此处不展开。所谓妙相,是说佛像庄严,精致美妙,无与伦比,不可思议。佛经记载说,释迦佛在悟道证道前,已经饿成皮包骨头,去尼连禅河沐浴时,昏倒在河边上,幸亏牧羊女喂了乳糜,才有气力沐浴,在菩提树下吉祥座上睹大明星而悟道。悟道之后,得天供养,光华灿烂,妙相庄严,被尊称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了三十二相庄严、八十随形好,真的不可思议,所以佛诸弟子观佛无量,得不退转。真实修学佛道,永远不忘菩提之心,这是正顺佛道,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空生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