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743)观佛三昧海经(257)
(2022-06-16 14:21:08)
标签:
佛法赞评 |
(接上)念想成了,身心欢喜,倍加精进
,顶戴恭敬十二部经,于说法者起大师想,于佛法僧起父母想,令心调柔,不起瞋想。假如嗔恚之时,当于般若波罗蜜前五体投地,诚心忏悔。
【海印赞评:行者所起念佛的心念,始终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后念继续前念,中间没有其它念头。这个念头成了,就会身心欢喜,生出欢喜之心,这是因为进入顺情之境,而身心欣悦也。佛的同父异母弟弟阿难陀,译名就叫欢喜。欢喜地是菩萨成佛十地的第一地,所谓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菩萨经历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的大欢喜之位。从此在菩萨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生了欢喜心,不等于进入欢喜地,因而更加精进,顶戴恭敬十二部经。十二部经,是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一修多罗,就是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的长篇行文,是指契于理契于机的经典。二祇夜,译作应颂、重颂,在契经长篇行文中重宣其义的字句。三伽陀,译作讽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字句。四尼陀那,译作因缘,经中说明见佛闻法以及佛说法教化的因缘之处。五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六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可思议的经文。八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九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十自说,没有问者,佛自说的经文。十一方广,说方正广大的经文。十二授记,于菩萨授成佛之记的经文。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为经文上的体裁,其余九部是从经文所载的别事而立名。十二部经确实值得我们顶戴恭敬,佛确实是大师,是天人之师,是再生父母,令我们心性调柔,不起嗔恚。把我们所思所说所做,对照佛说经文,经常在佛前忏悔,就会觉得佛确实是大师,确实是父母。其实,说是大师父母,即非大师父母,说名大师父母。而那些自称为所谓大师父母的,如能在佛前忏悔,能够自行惭愧,就是了不起的大进步。】
后一篇:为父亲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