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738)观佛三昧海经(252)
(2022-04-19 14:58:34)
标签:
佛法赞评 |
(接上)发了弘誓大愿以后,如果确实是至心求大乘的人,应当进行忏悔;忏悔以后,接着进行请佛;请佛以后,接着进行随喜;随喜以后,接着进行回向;回向以后,接着进行发愿;发愿以后,正身端坐,系念在前,观佛境界令渐渐广大,一僧坊中里面全是佛像,方身丈六,足下莲花,圆光一寻,佛像通身光明摩尼焰相,所有化佛以及化佛侍者光明显耀,全都了了分明。
【海印赞评:以恭敬之心瞻仰佛像,从一像观到一室中满是佛像,怎样观到一僧坊中全是佛像,佛教我们具体观法。前提是发了弘誓大愿至心求大乘,首先是忏悔,发露以往之罪而诫将来,这是洗除已
造之罪的唯一要法,如果掩盖就会让罪业增长。《业报差别经》上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现在有人作孽之后文过饰非,推诿卸责,其实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最后等到自己福报用尽,恶果必然还报自身,或者近报自身远报儿孙,因为人会欺人,天不欺人
,不信放开眼睛来看。《普贤行愿品》说:“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之后劝请,劝请十方如来宣说大法。劝请之后随喜,对自己和他人的一切善根随喜赞叹。随喜之后回向,以一切所修的善根向于众生,又向于佛道也。回向之后发愿,发四弘誓愿而引导前面四行。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与发愿,一起称为五悔,昼夜六时作此忏悔,则灭以往罪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妒他人修善之罪,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罪,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一切修行菩萨初发心时,必发四弘誓愿,弘是广大普遍,誓是自制其心,愿是志求满足,根据四真谛而发四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这是缘集谛而断无数烦恼;三法门无尽誓愿学,这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缘灭谛而成无上佛道。四弘誓愿就是,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