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739)观佛三昧海经(253)
(2022-04-25 16:01:09)
标签:
佛法赞评 |
(接上)能见一僧坊中满是佛像以后,这时的心更加广大,一顷地中满中都是佛像。这个观想成了以后,心得安隐,身体悦乐,无论是行还是站立,心想利故,见一顷地满中佛像,香花供具以及诸多幢幡。以心利故,左右前后都能见到佛像在行。
【海印赞评:记得小时候上学,因为批判唯心论宣传唯物论,老师解释心想这个词说,心怎么会想呢?能想的是大脑,会想的也是大脑,心只会供应血液,所以古人造出心想这个词是错的。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的是,大脑装满脑浆,确实是思想的器官组织,具有思想的功能,而心脏只是供血的器官,怎么会有心想,怎么能够心想哩,所以心想一定是错的,唯物论真是真理,唯心论才是谬误。对于这个认知,请阁下你评判一下,到底是对还是错?恐怕和没有学佛前的我一样,认为心想是错的。这大概就是社会上许多认识错误的根源,把唯物论当真理,把唯心论当谬误,犯了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错误。如何拨乱反正,怎样正本清源,出了个南怀瑾先生,我们应当感谢他,把儒、释、道和杂家融合一起,拈提古今,指示大道,指出现行文化的偏仄,导致人们认识的偏颇。世尊现时在经文中说到了心,说观想成了以后,心得安隐身体悦乐。那么这个心是不是只是供血的器官,我们不妨听听佛是怎样来说。关于心,佛在《楞伽经》《大日经》《大般若经》《心经》等经典中,都有解释,后来的释子在学习中,往往通过以经释经加深体会。大唐玄奘法师上西天取回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就是对心的阐释。《心经》则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精要。千万不要认为《心经》与我无关,只要我们长着一颗心,就应当认识自己的心,否则与畜生没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心,一是肉团心。就是我们的心脏,作为人的五脏之一。密家称象八叶莲花闭合而未开放,又叫草木之心,处在物的中心,又叫处中心。二是集起心,为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能够聚集诸种子,又能生出现行法,所以叫集起心,梵语质多。法相宗称万法唯识,就是依此而定。三是思量心,梵名末那,翻译为意,是思虑之义,是第七识的专有名称。四是缘虑心,又叫虑知心,了别心,梵语中与上集起心相同,通于八识的能缘作用,比如对境而生心。五是坚实心,即坚固真实的不生不灭心,也就是自性清净心,是如来藏心、真如的另一个名字。六是集聚精要心,能够集聚诸经中的要义,就象《心经》聚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再比如说话千言万语,行为大事小事,都能高度概括,就是心的能动。心的学问很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