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九紫辰
九紫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742
  • 关注人气:4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政四余一些天文历法小知识(三)

(2016-09-08 09:26:07)
标签:

七政四余

果老星宗

古典占星

子平八字

历法

分类: 七政泛泛

七政四余一些天文历法小知识(三)

1.二十四节气是将岁周之数24分切分。分节气,和中气。即节12,中气12.而我们定历,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利民农时也。是让人能更好的根据节气变化生养安作。因为汉时是引用了古历六历之一的颛顼历,再加上因孔圣人也主张,所以岁首就会定在寅月“正月建寅,日月俱入营室五度。。”。这一主张,定下了我们几千年来的春节,定下我们的年的界限。一年之始在于春等等。这是由太阴历,日月合朔定月而定下岁首,定下月分寅卯辰巳午。。。而我们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春种秋收,不背农时显得无比重要。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阴阳合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就会将24节气,也代入到月份中去。则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在初的称为节气,在中的称为中气。如正月寅月,就会有立春节,雨水中两个节气。卯月就会是惊蛰,雨水。所以,比如寅月来讲,就会有两个起点,一个是太阴历日月合朔而初一,一个是太阳历的立春。阴阳合历,并行不悖。但是天体运行,并不能让两历完全对应。为了不让两历出现过度的不谐调。就会通过像置润月,月含中气等方式。让两者大约对应。重讲一下这个,是让大家注意到岁首,和月份含的两个节气概念,并且再次注意到,节和中气最初的设定“日至初为节,日至中为中”。意思就是节气分宫月份,太阳到了宫位的初端的这个节点称为节,到了中间的节点,称为中气。比如寅月,立春就是节,雨水就是中。中嘛,中间。所以,如果你非要用节气来分宫,立春和雨水为一个宫位才是。但是呢,天体运行,慢慢的明显己经不现实了。唐历就最终完全的定下“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原则。

 

2.对我们来讲,我们的“春天”寅月就开始了,我们的一年,寅月就开始了。寅卯辰为春,其中寅月叫孟春,卯月叫仲春,辰月季春。我们的过年是春节为标志,那别国的文化呢,比如圣诞节,带上宗教义。我们的春天,春节就是划定点,不然怎么能叫春节呢,不然怎么叫立春呢。而别国的文化,别人的“春天”呢?春分点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3.古法以黄道南北八度之间,为日月五得所经之处,名曰黄道带。平分十二宫,每宫三十度,各有符号,其源出于巴比伦,埃及。除天平座外,皆以动物之名名之,故又名动物圈。即宝瓶本属旧译,在西图原为手持水瓶之人,其符号为埃及水字。其它或为象形或为希腊原文第一字母。大抵以本宫之星座命名。但因春分点西退之故,昔日之星座今己移居他宫,故今日之宫名,只为宫之标识而己。依氏(希帕克)当年以白羊为第一星(娄二)为春分星。与汉志春分在娄相合。今春分退行约三十度,在双鱼而不在白羊,然近时年历仍以白羊为春分者,所以代表交宫之节气耳,希腊古俗,在春分后第一望月为白羊胜节,民欲间选择纯白之羊,冠以鲜花,游行于市,举国或狂,波斯亦盛行之,犹中国旧俗春牛祝岁之意。所以对于西法古历来讲,春分有特殊意义。他们也面临和我们面临一样的问题,就是岁差。我们是冬至点不得不西移,于是定下“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即周天十二宫次度不变,而节气点西退。他们的处理方法,也一样保定一个东西不变,不同的是,他们将白羊定成节气宫名而不变。那怕是春分点西移了,只要一到了春分,就记月白羊。即由星座意变成“节气意”。虽然因为战争,和西方古国文明的湮灭,异致西历的交融变化,但春分点大家都在应用着。如耶稣复活节,其初规定日规,各国根据希腊法和罗马法不同,争执很大。到了公元325年,决议用罗马法“依教令为春分后过月圆之第一个星期日”。是新月后第十四个日,复活节不得过四月二十一日。历差也是一样的问题。但终有个春分点是可以确定的。在对应不上时,能相应的调节。

 

 

4.印度呢,和中国一样,阴阳并行。太阴年,与中国差不多,也有置润。不同的是中国历法是以无中置润之法。而印度是“太阴月中,太阳未过相为润月”。那么这相是什么意思,差不多和中国的节气一样。他的太阳年分成六季,当太阳在羖首,以前二相为一季,以后每行二相为一季。这样二相为季,六季成岁。以上年的十二月与本年的一月为春季,二三月为暑季,四五月为雨季,六七月为秋季,八九月为寒季,十十一月为露季。其岁首约起于西历四月二十日。印度古代节季,和中国差不多,都是起于露季,即相当于中国的冬至。而春季呢则约起西历的二月十九日,或二十日 。但是印度历法,不计岁差,所以到了“至近世,春季己经退至三月十二日”。实际还因为岁周的问题,印度在以前对岁首的问题上,各地比较混乱,所以又会有个政治太阳年。正是因为太阴历采用置润与太阳有没过相关联,也和中国差不多,有点像中气如不在月,则置润。但他有消月法,“若一月中太阳二次过相,则以第一相名月,而不能再以第二相命名,谓之消月,因有消月,而印度之润月遂较中国为多。”。又似与记月名也有关系,则“印度太阴月,以二十八星宿为背景,其源出自中国,印度初有二十七宿(用为记太阴所行,九执历有载),继有二十八星宿,欲容纳于十二相。故每相有二宿,或三宿之分”。即配相名才好配。

 

 

5.阿拉伯历法呢,则以穆罕默德开回教为纪元。慢慢容合希腊,印度历法一些因素。区别还是有的。如阿拉伯用纯太阴历,而不置闰月。所以每隔三十二三年,就会与中西历相差一年。而且回教的规定以“新月始生为月朔,而在民间日用,则无确定之法,往往同一地方,而所用月朔各异。”。而太阴年呢,从明译回回历来看“一太阴年三百五十四日 ,但朔望月二十九日半有余,故回历置一润日,凡过月分有闰之年,于第十二月内增一日,凡三百五十五日,以三十年为一周。平年十九,润年十一,所得朔约为二九点五三零五五日。”。也会有个宫分年,实际就是太阳年“以十二宫谓不动之月,一太阳年三百六十五日,凡遇宫分润之年,于双鱼宫加一日,凡古百六十六日,一百八十八年而润三十一日”。即然纯用太阴历,那么又何必要置太阳宫名历呢。因为这是必然的,历法终是要服务于安作生活的。所以从中国的人角度来讲,会解说成“(问回回历亦知岁差,何以误用宫名为月名)曰:回回历即以十二个月为太阴年,而用以记岁,不用闰月,然如是则四时寒燠温凉错乱无纪。因别立太阳年以周岁日躔,匀分三百六十度,又匀分为十二月,以为耕敛之节,而起算春分,是以事势之不得不然,但彼以春分为太阳年之第一月第一日”这就是回回历太阳宫分年,用来记月,用春分开始的第一天为第一月,并译名为白羊的来由。

 

 

6.我们中国人是讲阴阳的,讲四时的。所以自古以来“古者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为八节”。俗语叫“四时八节”。将四立都放在四个孟月之首,为四时之节,这样分断春夏秋冬。而二至二分呢,处中气放在四仲之月中。四时八节以定时序。“不可移易”。你不能说,立春了还不是春天,要春分了才是春天。再细分到一个月,就更是了,寅就在立春,雨水。你不可能说,雨水才是寅月。因为岁差和阴阳并历,他设定了,月有中气而己,他没说要以月中气为划月和划宫啊。你不能反着来,立春不在寅月,立春不是寅月的节气,这个结论是很可笑的。最少从历法来讲是,因为我们是在中国,我们不是欧洲人,不是阿拉伯人。或者某天,天下大同了,你怎么分都可以。那么,你从春分开始设宫初,是不是很可笑。即将四时从哲理上推从春分开始,更将一个月宫分为二。我们有我们的“春天”,别人有别人的“春天”。我们有我们的寅月,别人有别人的“一月”。所以说,你如非要用节气去分宫,为什么不将立春雨水放在一个宫呢,为什么要用上西方的白羊宫名去分切呢。就不能用惊蛰去切分嘛?最少,这样还能切合尧圣以来的“日在初为节,日在中为中气”的分宫原理啊,最少辰这个概念还能用上啊。有些人会对不懂的人讲,岁差啊。就这个问题,古历己经定好了“天自为天(即周天十二次宫度,其度终古不变),岁自为岁(即岁十二中气日躔所行天度,其度岁岁微移)”历代遵用。而且恰恰是因为后朝遵用了这个原则,才出现了中气过宫,也使得译对回回历时,他看着基本似对应着,但你只需去看一大家所用过宫数据,用着粗略的数据,都知道差了几度了,必不中气过宫,只是大约对应而己(详看《由明朝历算春分点说古今星制之别》)。再退一万步讲,你不用这个历代遵用的原则,还是要用节气,还是要用春分来切,现在的春分点己经不在白羊了,而且老早就不在了啊。。。是不是又会说,我们是用虚不用实,那你还要星历来干嘛,你让金木水木土平行均度行走,即然宫度都全虚用了,那将七政五星也虚了他,省得星历麻烦,不更好。或用紫斗就成了,都是术数,都能应的。无非还不是想用实星投影来垂象嘛,但这投影己经投到别人家去了啊。还怎么垂象。。是不是只能说“我们西方占星就是一直这样啊”,如果是这样,那没有办法了。中国历来的星占人员,并没有去开会,更没签定这份协约的。就算是有,香港都己经回归了啊。。这句也就是气话了,实话是,中国的辰次己经将天地人含义结合在一起,并且结合到子丑寅卯去了。这样一改,随便一个天罡不再是天罡,房心之要也不再是房心之要,四正之关也不再是四正之关,文魁到酉音之地,室秘到武库之关。。。对西占来讲,是没影响,就纯是天盘转动。但对七政来讲,不是啊。宫不含天,天不垂宫时,寅非寅,卯非卯,青龙非青龙,玄武非玄武。。。整个所有的哲理基调就都没了。

 

 

7.“。。故遂借白羊等十二宫名,以名其太阳年之月(指回回历)。。欧罗巴历法因回历而加精,大致并同回历。故遂亦之耳,徐文定公译历书,谓镕西洋之精算,入大统之形模,则此处宜为改定,使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则岁差之理明,而天上星辰宫度,各正其位矣。顾因仍回历之宫名而以中气日即为交宫之日,则岁周与天周混而为一,于是岁差之理不明,而天上十二宫度,名实俱乱。是故历法至今推步之法己极详明,而不无可待商酌以求尽善者,此其一端也。曰历所难者推步耳,若此等处改之易易,但历书中所作诸表多用白羊金牛等宫名,以为别识。今欲通身改换岂不甚难。曰否否。历书诸表虽以白羊金牛等为题,而其中进退消长,并从节气起算,今但将宫名改为节气,即诸表可用,不必改造。有何难哉。。。因为一个译名,因为一个借回回历的译名而来的争议。没有发现“竟未觉其非”还没啥,也就算了。即然发现了。为什么不行“有何难哉”的事呢。学术是要面对后人的。虽说行走江湖,良心一半被狗吃了,但最少,另一半要尽量保住是吧。能保住的就尽量保住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