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赋 导读
(2013-11-17 11:02:44)
标签:
四时赋果老星宗七政四余术数生克制化 |
分类: 果老诸家理技 |
中国的五行文化。贯通着整个历史。不是那么简单的。正如果老所谓资我者吉,伤我者凶。看着简单。但用起来则显得不是这出问题就那出问题。原由很简单。如五行文化真那么简单。是明显的将整个中国神秘哲学简单化了。
而果老之所为中国的果老。可以说,正是五行的生克。无此五行生克。则果老不再是果老。是以欲学果老。必深悟五行。可以说,五行的生克制化正是果老致用的灵魂。是以如<</FONT>问对>及<</FONT>通元赋>之后。再而星性的五赋。<</FONT>四时赋>则必需跳跃而出。因正是要这赋才能解悟真正的:“生克为吉凶之根”。因正是生克,才会使得前面的星性五赋亦得应用万千。
因之中国的生克制化并非简单的直接化。有生之不欲生者。更有克之而极欲克者。更有逢克而恩星救命者,又更有儿能救母者。非逢生即好。亦非逢克即凶。是以古决云:春木见金而有名。秋木见金而折。无不体现中国的五行生克的博大与精深。可以讲,一个盘解得多深,并不在你对果老的一些技法有多理解,当然一些理解是必须的。而在于。你对五行的把握。对五行的把握越精深,则解盘越精确。是以四时赋略举而言,再拓“生克”,指示学者再进一步的对五行的理解。而由此一赋,则可明五行生克非想象中生即好。克即坏。
正是基于生克为果老致用之灵魂。是以此篇将全文基本全引。以求指示学者。必要深悟果老之为果老,不同其它占星所用。而中心所要,或说首要考者无非<</FONT>问对>老仙曰:“尔知令星否”。虽然,五行之致用并非全然如此,然首要则在此。
切以三冬之木遇水而寒。(冬水不能始生木之功。---括号为郑希诚所注)
九夏之土逢火而燥。(夏火太旺,生土反燥。)
粗读果老都会一般认为生就好,不知生之不欲生者,为五行之母旺而子晦,是似冬木此时之木,深藏于心,又何需水生,此时水来徒增其寒而腐其根。因木冬非长时,正深藏之时。而水易成冰,则冰封万物矣。同理。夏气火燥,土养万物之性,再加燥性,何以养物?此时火来相生,徒增狂暴,不复增土养万物之性,赤地千里,令人心伤。
通元赋云:夫人生育于乾坤,覆载于坎离。非学于易者不解此句。非学于易理者,不解何开篇此两句。
金埋土而反晦,秋金土重反晦。土混水而致浊,冬水冰结土混不清。
秋月之金本当旺之时,又何需土来相乎。使弱儿矣,则母恩深重。使长大成人,立世创业,则母来相晦。稍有过重,则母晦其儿。同理,则冬水归藏之时,冰封万里。土养万物,于冬而深养之时,加水而冰封。则土只归矣。何以养物。是混不清矣。而更混之时,莫过春暴。即后句,受制之土见猛水而崩溃四出。读之几句,莫不为中国现实之观察。
无根之木遇恶水,而飘泛东西。木躔金度或与金同,夏月水势盛反被漂流。
春木其长,而夏木郁郁,此时之木,使水来则润。使暴水之来,再加无根则漂。君不同每年夏月之暴风之讯不?而其中,根之一意其重。使其深养之,则雨来而增色矣,雨后之郁,何多其欢!
受制之土见猛水,而崩溃四出。(春夏生物之土乃为受制,遇水反崩溃。)
山崩之势发乎大雨,而春木正克其土。是以微雨,则润土而养万物。使猛水而更加制土,则易成崩溃之势。春土矣。一则在乎养而生万物。二则不欲期崩,三则不欲成混泥。君见春播之时景否?
春金见月,淡薄无成;冬月遇金,饥寒刺骨。火逢月朗而无权,金得火明而焕发。秋金见火为奇,寒月最宜干阳。(月借日光固喜,近阳冬月尤吉。)
夏火不妨见月。(夏火本炎,遇太阴以解酷热,火得令能助月。)
君见古之才子春咏否?多萧萧之意。以春虽致养之时,而寒气仍有,为质换之时。而此时之月,再见金来,此金非增光之时。反使寒意发越耳。然虽如此,必竟增色。只是淡薄耳。设使冬月,一片冰寒,再增金,而刺骨风萧。此时之月,最宜乾阳,则可明见。
同理则秋金得力,金来有克意,而我自本旺又何怕其克?是以虽克而增辉焕发矣。使夏月之金,则真削熔之象。亦同理,使火明而又月亮。月照天地。使一片其火,又何能争势于月?
未垣坐命、太阳行限,则柔而能刚。(未乃阴宫,行限遇太阳,则阴从阳以刚济柔也,昴日度。)
太阴之月则假日而明。而月也。阴。是以再行其阳日,则增其光。月者,善变化者,由日而变。而乾阳者,刚健。
星度为元、太阴司用则懦而无力。(星乃阳度,行限遇太阴,则阳从阴受制于阴故懦。)
乾阳为刚。坤阴为柔。使其健物而到阴之地。则晦阳刚之气。然只此初用。使之过于刚则配以柔又另论。
盛夏之火何须木气生扶。(木至六月则绝而不旺,见火反干。)
火炎躁天,更加木扶,则恐未济亦不成。直焰烧天地矣。
六月之水最怕火日枯涸。(六月水主辅阳,反为不美。)
六月之水,虽暴而易散。再逢烈阳。水之润意以何存?君试过六月雨后之暴暑之苦乎?
夏金遇日,销铄无聊。(夏金与日同躔必镕。)
夏金再逢火精,则金其销。
秋木逢阳,凋零何补?
秋木归实之时,而阳逢反增其暑。虽不曰失,而何补之?以非春之生,亦非夏之养。
戌垣之火,取用与卯垣不同。(戌火势微,不论四时,最怕水孛。卯火势盛,惟冬怕水孛初生之火,宜木气生扶。)
酉宫之金,行限与辰宫有异。(土中之金,不大畏火罗。)
到此两句,又配以宫位之异。以戌则墓,卯则木。以酉则金建之地,而辰则向离之方。两句而明乎每宫之不同。使如子。是直怕木打宝瓶。而丑则金墓之地。更配有八卦之用。如亥则乾,寅则艮。是以金只骑人马,不谓金骑双鱼。相反谓金归天乾。若巳为巽而木在为漂巽之象等等。
冬水喜于南奔,戌火忌于发露。(居娄宿则吉,微弱宜藏。)
此更配以五行之用。以冬水需火而南者向离之地。戌为火墓之由。即入之,发露非合于情。
冬春之木,见日则谓向阳;冰冻之土,会火始能发用。月圆火焰,奈争斗而无成;水冻金寒,纵相生而不发。寒土何生金之有。(所谓土寒者,不生之故。)
冬木萧瑟。太阳其照而虽萧有意。向阳之木,直如老人之熠熠之容。土生养万物,使寒而冰封,使火解,而养性得存。火明于夜,使月明而争火之辉。如观于天,君见月之可爱乎?。使月明而火,则火护于月。体用之不同。又当深悟。使冬金寒沏。而再生水,则寒而再增,直水冷金沉。使水之冰封,而金再生,又何使水流之真性?
秋水非滋木之时。(秋木凋零,不能足水之滋。)
秋木气实,为归实之生。使之水润则可。使谓滋则失非。以秋收者也。无不与生活相通。
辰酉坐命,土犯月而尤佳。卯戌为垣,孛抱蟾而反害。(初八以前,二十以后,三方对照得火相助。)
直至此句又点明命身之用。体用之端。非到处论来论去。徒失本意。加此一句。生克之太极。命身之立用。君明乎?
刚燥之土遇水滋润。(夏土干燥,爱水滋润。)
水润之功。养物之性
诸星皆退,主星独顺,乃中流砥柱之人;群曜都衰,身星有用,则独步轩昂之士。
再次点及命身。生克者。非生来生去。克来克去。看星者,非诸星皆强。只一星得用即可。而这“一星”古人论及,又不全透。
土在子,木在午,似有冲而无害,命居申,土居亥,行此限以何妨。(申命不忌土计,在亥则土受制。)
此又再论宫位之用,兼以星垣之性。子午则相冲,而土在子得垣。申亥之相破,而土克其水,然土居亥为木位。本受制而又何刑破?举一端而明其它。若子卯之刑。若子丑之合。若寅午戌之会。皆中国之术用也。而归垣归殿。得旺得庙。又再细论。一一相较。生克制化,刑冲破害。非简单之论矣。
娄乃金石之火,触日方发。(娄金安命相从太阳。)
箕乃蒙泉之水,见金不清。(得木荫之乃清,若金伐木,不得荫庇,沙泥所以不清。)
惟参轸议论不殊,与亢星取用归一。
前则点及宫位之用,而生克制化万变。此则点及二十八星宿之五行或有同者,或有异者。则生克之用更精化万端矣。
丑宫坐命不可以木为刑囚。木受制不为害。星柳为垣,亦不可以木为难。
更细分每宫之同。以丑则带金。以星柳在午火。金则制木,火则化木。
岂不有水中之火。火中之金。金垣之木,木垣之土。
同理若未而井木深深。若巳而巽风其明。若酉而胃土深有。若辰而水木相护。若卯而明堂之建,若寅而箕蒙之立。。。
同理而有巳水有翼,戌火有娄,辰金有角,更有寅木而艮。。。
细细分之,中国的之五行生克制化,体用发端,分定五行而配以时,配以宫,配以经纬。非仙道之大才。又何敢曰其全?只后学也。必要而明之,借命而明道而己。强论之,时之至而明于道。时之不至,亦无非问对之橙。然虽难矣。不可谓无其径。
冬水为命,太阳行限,财不足而福有余。春土作主,火星发用,彼无力而我何藉。(春土本不旺而火恩躔泄,则母无力而我何藉。)
太阳之辉无分春冬。而冬月其寒。见其阳爱。福其深深。春本木旺,而火其进气。土见恩深,然非当旺之时。层层变化。进退推理。生克其简单否
论星先要论时,论杀无过论理。
理之一字,大至于道。再小而天地变化人伦,再而治家治国,再小而人化情治。无不在乎理。而五行者气,化转者象,应切者人情。莫不由理而化。星者无非因七政十一曜而推以人情耳。使非如此,何太阳为君?而于中国之社会,农时之起,祭祀之礼,莫非由时。以天时而推星情。以天时而气象。以天时而推万物。以天时而明人情。时节之重。
火本畏水,巳宫翼火为登殿;金本畏火,戌宫娄度亦归经。木本怕金,辰宫角宿为登殿;土本怕木,寅宫艮土反长生。造化贵在择用,术士妙在推详,此论先圣之秘奥,而后学必宝敬之。
诚先贤之秘,后学须当宝敬之。然有道不传是失道。感于果老之式微。唯注之而己。即注之则增之文。而更欲求深化。后篇更有《七政四时论》。三命通会有《论五行时地分野吉凶》。星学大成有《玉堂宝书五星论》,配以读之。定式得明。